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罗君兰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罗君兰
[导读] 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湖北当阳慈化小学      罗君兰  44410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起到启蒙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入的认知,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所以,数学思想方法在小数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必不可少。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渗透
        引言: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四基课,对学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都提高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被纳入新课程标准不是偶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正在不断地拓宽深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正逐渐地展示出它的重要性,小学生要学好数学,一定要注意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一、数学思想概述
        数学学习相较于其它学科,对思维逻辑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数学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接受状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将经典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的讲解不能照本宣科,而要体现在学生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体会各类数学思想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能代替学生进行思考,逐步把课堂自主权充分归还给学生。另外,在数学思想的教授过程中还要注意合适的方法与技巧,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团结合作的班级氛围中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情况给予关注。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讲解数学概念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是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让很多学生只是记住概念但是并不理解概念,在分析一些灵活的判断题、填空题时很容易出错。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确保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给学生分析的时候使用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这种抽象的概念,若教师仅仅用口头描述,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分析“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首先,在黑板上画个圆并用一个“十”字将圆分成4份,在其中一份上涂上阴影,告诉学生这一部分就是1/4。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先将圆不均等分成4份,然后问学生:“假设这是一个蛋糕,这样不均等划分后将其中每一块分给朋友,是否公平?”在学生给出“不公平”的答案后,教师再强调:“所以划分的时候一定要平均。”使学生记住“平均”这个核心词汇。这样,遇到“将一个饼分成6块,其中一块是1/6”诸如此类的判断题,学生就知道这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在给学生讲解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变化关系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图形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当1/4的分母变成8时,分子对应的也要变成2。依据数形结合的方式分析“分数”的概念,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分数的概念,掌握其特征。
        (二)在引入新知识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这一章节时,教师要先明确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教师还要利用比的化简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渗透转化的数学思维。教师在刚开始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分数和除法让学生去探寻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根据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以或者同时乘上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师分别用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特性联系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积极组织课堂活动
        教师需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运用教材,借助课堂活动,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课堂中,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如,在教授数与代数知识点时,以数形结合的方式,通过“形”引导学生加强对抽象数学概念、算理的理解;在教授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时,可根据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直观解决几何问题;在教授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时,可引导学生将统计图与统计数据有机结合,借助图形变化趋势直观分析数据等。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1亿”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通过运用纸张、小棒、黄豆粒等具体的实物,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对“大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小学数学,需要根据新课标标准完成四基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中存在的弊端,遵守渗透过程中的原则,为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士宝.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教育观察,2019,8(41):33-34.
[2]钱惠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5.
[3]刘延如.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过程及其导学模式分析[C]..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