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埝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鄄城县 274612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乡镇地区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发展的经济水平。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业产业得以推动发展。然而,在乡镇农业技术实际推广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实的意义
虽然二、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设、乡镇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取决于农民发展水平。作为一个产业,农业发展有其内在客观规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农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发展动态协同;可行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四项原则的贯彻与坚持,有助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成果效益。
农业技术与农业技能的更新与传播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两项主要工作,通过教育途径完成乡镇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应用,提升作物产量。乡镇农业以小规模种植为主,农作物产量提升受到限制,种植方法与技术缺乏科学性,农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进城务工人员削减了务农人口数量,加之农村人口整体缩减,推升了传统农业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提升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提出需求。
2存在的问题
2.1推广人员分布不均、水平较低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理位置偏僻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而一些经济状况良好、位置优越的乡镇技术人员却扎堆。此种状况也造成农业技术推广的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而且从事技术推广的大都是年龄较大的人员,年轻人都被安排到单位认为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去,这就造成技术推广进程缓慢,没有实效。有的推广人员更是身兼数职,技术推广员只是其多重身份中的一个,所以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乡镇进行技术推广。其次,很多推广人员学历水平较低,自己都无法掌握农业技术知识,更别提传授给农民群众。
2.2农业技术推广缺乏资金投入
由于每个推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调用一大笔资金来引进新型技术以及设备的。即使新型技术的效果再显著,只要资金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能让这项技术得到推广。现阶段而言,资金短缺是扼住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得先引进资金。
2.3管理体制不健全,推广工作缺乏保障
目前,影响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推广工作缺乏保障,工作效率低下。例如,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导致部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难以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1]。长此以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无法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2.4缺乏多样化的推广方式
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思维的束缚,一些农民对新技术、新方法会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再加上农业技术推广员在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缺乏多样化的推广形式,仍旧以发传单、贴公告的方式进行宣传,但是大多数农民都不会去认真的阅读传单和公告的内容,这样的推广方式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更不会将这些农业技术应用到种植实践当中。这种缺乏多样性,缺乏配套的推广设施的模式,导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变得十分被动。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大技术推广经费投入
三农问题是国家一直注重的问题,各级部门应重视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加大对该工作的支持力度,资源分配上向乡镇倾斜,为顺利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各级部门还应做好对推广经费的监管,成立推广经费专款专用项目,对经费的去向使用严格管理控制,让每一笔经费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从而提升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
3.2引入多元化的推广方式
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有关部门除了印发宣传材料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制作宣传视频或者技术使用视频,也可以开设网上课堂和农民面对面交流,通过手机、电脑等将农业技术推广给农民群众。推广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对乡镇的农业状况进行实时了解,定期为农民举行讲座,传授新的农业技术,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可以建立科学示范园地,将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地摆在农民群众眼前,扩大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力,让农民对新技术消除抵触情绪,从内心愿意接受新技术。
3.3完善管理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应当统一交给某一机构,明确责任,相应的机构也会负起相应的责任,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各个地区、不同领域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小幅度调整,认真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结果。另外,尽量避免出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农业推广技术工作。另一方面,对于站点的设立应当有统一的标准,确保站点的工作人员可以全面负责其相应范围内的工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让工作人员可以更细致、更扎实完成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3.4加强农技推广专业队伍建设
(1)科学建设农技推广人员。协调农业、编制、人社和财政等部门,依据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科学确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配齐农技人员,努力解决补充人员难和在编不在岗的问题,确保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
(2)建立农业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项目应逐步实现市场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管理实现合同制,建立“酬效挂钩”分配机制。对农技推广人员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对踏实肯干、成绩卓著和广受群众欢迎的科技推广人员,坚决落实奖励政策,实行低职高聘,并给予政治奖励。
(3)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再教育。定期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能力和推广水平。
4结束语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作为“三农”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农业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进步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现如今,我国农业形势对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在推广过程中,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地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帮助广大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方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毅.深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措施分析[J].山西农经,2018(14):83.
[2]封春香,徐晓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优化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37(04):157.
[3]郜广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7(01):133.
[4]李素娟.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中国农业信息,2016(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