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煤六建
摘要: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的舆论形势越来越严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新闻舆情工作,正确把握舆情发展趋向,大力创新企业舆情管理,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认真开展舆论引导,有效应对企业舆情,达到化危为机的目的。
关键词:加强;舆情处置;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职工群众思想异常活跃,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导致企业面临的舆论形势越来越严峻。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则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形成严峻舆论形势的现象及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政治、经济、分配、就业、劳动保障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舆论不当、影响企业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有历史和现实的碰撞,有多元需求与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有思想观念同文化素质的差异,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缺乏大局意识。一些员工凡事从个人的、主观的角度出发,对个人有利的事情,削尖脑袋往前钻。反之,则退避三舍,发牢骚讲怪话,行动上消极懈怠,未能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对于岗位调动、薪酬调整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旦感觉稍有不公或对自己不利,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高额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费用或其他原因,部分员工经济状况紧张,思想较为活跃;少部分员工存在对干部不信任的心理。
二是改革和决策的影响。不论是机构改革、工资分配改革还是干部人事改革,都必然会触及部分人的切实利益,引发部分人的思想情绪。有效的改革举措和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充分调动员工群众对企业改革举措实施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实施决策的整体执行力。企业如果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就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和员工的认同度。认同度越低,抵触情绪越大,决策的执行成本就越高,为此付出的思想教育、稳定舆论的工作量就越大。
二、加强舆情处置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舆情处置工作的根本。因此,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在第一位,必须把舆论导向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
一要坚持党性原则。我们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舆情处置工作的首位,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要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确保思想舆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要求坚持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努力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通过基层党组织和班组,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职工群众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企业的目标融为一体。
三是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掌控能力。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媒体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过程完全暴露于公众眼前。
因此,应对突发事件,不能沉默与迟滞,必须反应敏锐、着眼全局,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总原则,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勇当“意见领袖”,及时应对,到位而不缺位,适度而不过度,主动引导舆论,正确引导舆论。
(二)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舆情处置工作。
完善源头参与机制。企业在制定改革、管理,特别是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办法、措施时,应按照“以人为本、和谐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征求不同层次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决策和措施实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坚持做到决策公开、用人公正、分配公平、奖罚分明,努力从源头上消化矛盾,从机制上保证公平,让员工在心理上找到平衡点。开展好决策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制定的各项制度、办法、措施做到科学、合理、合情、合法,切实保障员工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落实。
完善决策监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类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考核、追责、监督制度,切实强化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洁建设。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成立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计划,明确监督对象、范围,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核实整改,形成监督工作的闭合。
(三)转变工作模式,进一步创新舆论引导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三德”意识,让大多数员工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和正确的行为准则,营造良好企业精神文化;二是要倡导“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廉洁高效、勤俭节约、科学管理、开拓创新”光荣理念,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各级组织的桥梁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并从情感上、生活上关心员工,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是加强舆情信息网络建设。从班组、项目部、机关各部门至公司层,各级建立重点群体、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全覆盖的信息网络体系。把职工代表、党员、团员等培养成舆情稳定工作的情报员,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抓早抓小,将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这些方式及时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实现舆情监控日常化、动态化。加强舆情隐患排查,一日一排查,一周一分析,及时了解掌握、综合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改革、正确对待利益调整、理性表达个人诉求。此外,将重点人员纳入班组、党支部视线,随时面对面沟通交流疏导心理,坚决防止个别人的不良情绪发散扩大。
三是开展员工心理和谐教育。
开展员工心理和谐教育,就是通过科学方式,利用心理学知识,对员工进行思想引导,培养良好、客观看待事物的心态,逐步使员工达到心理认知正常化(即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群众个体对企业各种措施、制度、办法等的认识和认同,减少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减少不必要的畸形攀比)、心理表达公开化(即给有思想情绪和矛盾的职工群众提供说明情况的机会和场所,让其陈诉自己的主张和需求,并允许其适当宣泄情绪,通过互相探讨,以求得相互的理解和体谅)、心理承受适度化(即通过沟通、身心调适等方式提高员工正确对待差别、对待挫折、对待不如意事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多样化(即员工心理素质、认识水平提高后,就会自动对企业的发展举措以及对社会形势的认识等,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主动适应),从而帮助员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的关系。
总之,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舆情工作,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企业鼎新革故、凝心聚力、跨越发展等方面,创新舆论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应对企业舆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付治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人民论坛网,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