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鲁金山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鲁金山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和市政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由此人们不断提高建筑的要求,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促使高层建筑工程逐渐提升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
        身份证号:33068219830316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和市政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由此人们不断提高建筑的要求,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促使高层建筑工程逐渐提升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依据真实的进展情况,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正确性和标准性,确保施工项目的进程和质量紧跟步伐,就必须使建筑主体框架设计的准确得当。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但是,随着当前阶段人口上涨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涌入过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从传统的矮层建筑物提升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把握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会导致整个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威胁到居住在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还与建筑后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人们要求建筑必须具有丰富的功能性,以及建筑的实用性必须要高。因此,建筑主体结构结合人们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施工的细节工作。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用的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的可靠。建筑的主体结构需要承载建筑所有的负荷,因此,主体结构的质量必须要得到可靠的保证。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建筑的使用情况,合理检验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支撑整体的建设工作。整体的建筑项目由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2.1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工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建筑工程阴阳角区域比较薄弱,需要针对性进行防水处理。在大面积施工工序开展之前,需要首先做好附加层施工。在绑扎底板钢筋的时候,为了能够避免在钢筋施工中把周围的砂浆保护层都碰掉,或者是把四周墙壁的防水层划伤,需要在绑扎钢筋之前,首先在内侧布设临时性的纤维板,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防水层作用。等到外模拆除之后,就需要进行外墙防水施工,按照外墙内贴法来进行防水操作,把墙面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认真仔细的做好防水接头。建筑主体结构中的地下室水平施工缝隙,需要使用钢板止水带进行接缝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则需要在梁头进行绕行处理,确保钢板止水带的接头处立缝以及水平缝隙都不留缝隙痕迹。
        2.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开始前,先对绑扎地点进行清扫,同时将梁、柱结构的边线和洞口线,以及钢筋的分布线都弹设好。①柱钢筋绑扎,将柱结构的边线弹设好之后,对主筋进行清理,清除污垢,然后以定距框为依据对插筋进行调直。在绑扎箍筋的过程中,应先将该层上的箍筋均套在插筋上,再对柱的竖向钢筋进行连接,连接接头处根据设计要求分错。

完成对接头的检查验收,且确认合格后,在竖筋上准确标出箍筋之间的距离,最后对箍筋和主筋进行绑扎即可。箍筋的接头需要在柱的竖向进行交错布置,使箍筋和竖筋始终保持垂直。在封模之前,应在箍筋上对砂浆垫块进行绑扎,由此对保护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②梁钢筋绑扎,将梁底部的模板安装到位且检查合格后即可开始钢筋绑扎。在绑扎梁钢筋的过程中,需要以梁底模作为工作平台,当主梁和次梁的钢筋配合绑扎时,应注意主梁和次梁所在问题。一般先将箍筋排好,再将架立筋穿好,最后对主筋进行绑扎。对于箍筋加密区,需根据设计提出的间隔距离进行加密,连接的接头需在梁中进行交错绑扎。梁的具体位置应准确无误,同时对标高予以严格控制,特别要注意交接部位箍筋之间的距离应进行适当加密,需在绑扎之前将柱箍套在竖筋,将梁的钢筋都穿好后进行绑扎。③板钢筋绑扎,板钢筋采用搭接的方法绑扎,同时按照设计与规范提出的要求对接头进行分错。首先,在板模表面将底筋之间的距离排好,并做好相应的标记,然后对底筋进行绑扎,横向与纵向钢筋应保持垂直,在绑扎开始前需确定长、短方向筋之间位置关系,在负弯矩筋所在位置用专门的小马凳筋按照1m的间隔距离进行可靠支撑与绑扎,保证负弯矩筋所在位置的准确性。对楼板上的面筋进行绑扎时,需要对外围的钢筋进行满扎,而对其它点进行跳扎。如果是双向板或者是负筋,则也要进行满扎;在板上的开洞部位,需按照要求对加强筋进行绑扎;将钢筋绑扎好以后,需在底层筋上将垫块放置好,使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为避免浇筑施工中对板筋造成踩踏,应设置好钢筋撑铁。
        2.3建筑主体结构的加固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中,钢筋工程发挥着十分关键的效用。只有严控施工的程序并一直提高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加固技术的施工品质。第一是优选原材料,为了保证购买材料的品质和期望的品质和设想条件是一致的,员工购买原材料应该选择信用度较高的供应商,同时检查原材料相关的工厂和资格证书。第二是核对原料标准。由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各式各样,因此采购前施工人员需要认真查看设计方案,择取合适的钢筋规格,详细思考衔接和焊合的方向,同时依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时间,尽可能地运用材料,有效防止浪费地同时提高收益。第三,合理地运送和储备。务必对运输到施工场地的钢筋实行采样和重复查看。只有与品质标准相符合的材料才可以储存到仓库中。依据规格和样式的差异对钢筋实行分类和储存。第四,规范加工安装操作。依据施工的进程有规划地生产原材料,同时务必根据相关要求焊接钢筋,以此防止施工时严重毁坏材料。
        2.4砼建造技术分析
        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砼建造过程采用了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完成顶板、梁、柱的浇筑工作,还能够跟塔吊补充浇筑互相配合。在砼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控制好砼的厚度以及振捣施工时间,避免砼出现蜂窝和孔洞问题。如果没有消除梁下面的水平建造缝,那么需要控制好标高,确保准确的高度形成水平面,然后顺利开展梁板建造,提升建造质量。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使用赶浆法从一端进行浇筑,使用水准仪超平控制好标高,并在主体钢筋上使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想要防止离析情况的出现,可以从上往下浇筑的时候减少自由落差。为了能够确保在砼结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施工缝,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停止,及时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也要在上一层砼初凝阶段完成砼浇筑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该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经检查,各结构的施工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2]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3.
        [3]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4):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