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泰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牙曼莎
[导读] 每个民族都拥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有很多的文化因素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就需要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进行了解
        牙曼莎
        河池学院 546300


        【摘要】每个民族都拥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有很多的文化因素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就需要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进行了解。通过和词语相关的文化、篇章相关的文化、社会环境相关的文化等来入手,在进行泰语教学的时候,把文化引入进去,可以让泰语教学更加的灵活和多样。
        【关键词】泰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0.引言
        在我们国家当中,语言教学的文化背景被划分为了两种,一种为知识文化,一种为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在民族里面被作为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文化的知识;交际文化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共同的时候,会受到一些语言不同的影响,例如问候、谢谢、打招呼等语言。在一个不是泰语环境当中进行泰语学习,想要在短时间内把泰语和它的文化知识了解清楚,有一定的难度,在知识传授的时候,需要把文化因素引入进去。
1.泰语教学当中文化导入的意义
        在泰语教学里面,导入文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泰语自身的特点和语言文化之间所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不可以被分离开来的,如果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对语言有所掌握,但是没有将文化底蕴进行学习,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泰语说话非常的流畅,但是语用错误现象也跟着出现了。在泰语教学里面,把学生的交流能力提升起来,就需要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将语言的文化导入进去,把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提高起来。在我们国家对于泰语教学的大纲中提出了,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出来,这种能力除了要把语言的能力运用起来,还有文化所带来的差异,需要将其灵活的运用起来。教师在泰语教学的时候除了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文化知识适当的引入进去[1]。伴随着全球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世界接轨已经成为了必须到来的环境,也就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会越来越多,有一些不是泰语专业的学生在日后参加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大,一些不是泰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对跨国语言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样就可以跟上社会的脚步。在泰语教学当中导入文化,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让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的要求有所满足,从而使泰语教学可以快速的发展起来,在语言学习的环境中产生积极的印象。泰语课堂设计是非常丰富的,里面会有泰国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等相关内容。在这一环境当中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进去,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动机给激发出来,在课文理解这一方面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进行印象加深。
2.泰语教学导入文化有哪些内容
2.1词汇有关的文化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面,人们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文化传统的印象下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习惯,在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泰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里面,就很难找到这两个之间相同的对等次,有一些词语虽然表面的含义差不多,但是意义以及联想意义却大不相同,这种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文化对词语含义的影响,在词汇上通过文化来蒙上了一层社会文化的颜色,词语既有表面的意思,还有内在的意思[2]。有一些字面上的意思可以通过词典来进行翻译,但是词语所引申出来的含义需要结合文化背景来进行解决。文化氛围的差距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会让人们在一个词语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个词语需要进行分析,不要其他人也曲解了意思。
2.2和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在相关的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条件里面,我们国家的人民和泰国的人民在一些比较日常的谈话当中,内容以及方式有着非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了生活交易的细节之上,也就是文化交流不怎么流畅的主要原因之一[3]。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不仅属于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写照。

不同国家各个地区的民族文化都是独特且不同的。对此,在不同语言教学中,其他文化背景之下也存在差异。例如,在人名方面,汉语的姓氏在前,但是在泰语当中姓氏是在后的,在平常打招呼方面泰国人并不叫姓氏,而是以名为主。但是,在汉语当中则是以姓氏为主,这也是学生必须准确理解的文化内容。
2.3和非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
        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相比,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所展示出来的意义也大不相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当中,因为文化的不同导致在非语言行为被理解为了其他的意思,就会造成误解。在很多的含义内,其中包括了手势、姿态、面部表情、音嗓、谈话距离、衣着打扮等,身势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有声语言一样的,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自身存在着很强烈的民族性,其本身还具有着地区性、行业性等很多层次的特点,它在很多的学科当中都被利用起来。通过一些数据的分析,身势语会跟着文化来随时改变。
3.泰语教学里面文化导入的相关策略
3.1阐述法
        这种方法在里面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方法,在教材里面,有一些和文化含义不相同的词汇,将它们用来进行对比,谚语、成语、文化背景知识都在这方面之内。这样的话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动机给激发出来,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在对于词汇理解以及表达等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去理解。
3.2融合法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国与泰国之间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比较频繁的交往,泰国的文化对于中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就出现了文化互补以及融合的现象。教师在泰语教学当中,把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入进来,例如食物、语言、习俗、宗教、传统、节日等。饮食文化在中国是非常有特色的文化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也受到了影响,泼水节、水灯节等方面,这一些节日不仅我国少数民族有,泰国国家也非常重视,做好这一些文化内容融合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泰国的语言文化,实现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3.3情境会话法
        想要把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以及能力给提高和培养起来,就需要把他们的学习环境进行改变,和泰语发源使用者接触,在一些不是以泰语为专业的学生里面,就会有很少的机会去接触到这类人士。在这种学习环境里面,就需要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去创造,把条件提供起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里面把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练习,用这种方法来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及交际能力给提升起来。这种方法在泰语的听力课上是比较实用的,听力教材里面的每一堂课都会出现情景会话,间隔两个课时就会出现口头的联系,就是为了把学生的交流能力给培养起来。
3.4系列将作法
        在泰语教学的时候,把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是为了其中的一篇课文在文化知识上有所涉及,这些知识都是比较零碎的。想要让学生对泰国的文化有所把握,需要利用讲座的形式来把主题形式的讲座开展起来,这样的话对于一个文化知识有着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以上述的节日为例,在教学中可以对比泰语当中的泼水节与我国少数民族的泼水节,并以对比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了解文化背景的异同点,从而实现对学生文化的理解,更好的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4.总结
        综上所述,泰语教师想要在教学里面把相关的文化导入区中,就需要帮助学生在语言现象里面去发现文化,把文化掌握了再去指导学生进行外语的学习和实践,真正将泰国当中的一些文化特色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泰国文化的敏感性以及洞察力给培养起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在跨国交流交际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准确以及恰当。
【参考文献】
[1]刘北辰.跨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校园英语,2018,34(15):344-345.
[2]陈琛.注重泰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4(20):2-3.
[3]李江南.论与动物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23):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