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盘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徐州 221131 )
【摘要】:《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社会的进步促使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相应的课程应该加大投入,让课堂课更生动、活泼。对应的教学方法应进行的改革,应当与时俱进,让汽车专业更稳步发展。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教学现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专业中的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重,主要对发动机整体构造及简单维修维护讲述。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发动机整体进行认知和掌握,学会一些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课程。目前,学校方面对于汽修专业的训练还是相对缺乏,部分设备已经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对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毕业之后能找到较合适的工作岗位,且能较快适应社会需要,故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在厂里面接触发动机的相关机械及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操作,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生基础和学习主动性差
技校的学生是大部分中考刷下来的,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弱。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完善教育教学基础,对教学内容尽可能简化,有效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同时教师不断学习新的课堂模式,改善全有的上课状态。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
利用企业优秀的技术人才,不断创建校企引导合作。以企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模式为主,不断对企业进行考察调研,随时关注企业的升级转变,学校相对专业的行业动态,逐渐改善和提高行业培养目标,从而确立更好的教学内容。
三、学校应具备的条件
(一)相对较完整的的实习、实训设备与设施
对于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而言,实训室的人均面积不低于5m2,拆装的发动机8人一台,与之相匹配的汽车2台,相对应的检验检测仪表设备齐全。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教学能力,专业素质等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要不断提高完善,经常参加培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完善自身的技能。学校应逐渐改善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实训设备,在理论基础上深化知识。
四、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要改变旧教育观念,进行新的教学方式挑战,完善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努力为课程改革贡献一份力量。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稳打稳扎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依托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加强对知识的实践,逐渐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提高技能操作能力。
五、教学改革
(一)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优先学习理论,强化理论学习,后期穿插着实习,实习次数相对较少,并且时间间隔较大,学生不能及时有效的实践,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需要大量实践操作的课程,故应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勇于强化改革,敢于创新,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按照每个班级人数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将学生分组到汽车楼实训室。每组安排相应的组长,教师对组长进行培训,掌握操作的正确顺序。组长操作师范,学生围观的模式。随后学生自己动手拆卸,从而对发动机各个部件都有直观印象;操作完之后,趁热打铁,进行理论讲授,对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各个部件作用,基本原理讲授;通过对理论的讲授,再让学生进行操作,操作的过程不断熟悉各个部件的名称,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对知识进行掌握熟记。通过实践发现,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实践中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班级中一些不善言谈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也有很大改善。
(二)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教师的理论教学一般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图片的展示能有效的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相对的短视频,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汽车发动机构造的相应部件都以图片及短视频展示出来,更直观、动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兴趣。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的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边操作边放视频的方法,让没操作的学生提前感知,有效提高操作能力。课程的学习中使用实物、台架等教具,用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发动机构造各种机构的结构形象地显示出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把传统的教室上课改为一体化教学,实践与理论不能脱节。在学校有条件的情况下,单独开设几间一体化教室,相应的实物就放在旁边,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让学生模拟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按人数把学生进行分组训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对实物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技能培养
每个学校的实训场地都有所限制,故面积都不一样。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比例,尽可能达到一节理论课对应一节实训,有条件可以两节实训课对应一节理论课,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操作,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五)项目教学模式
按照教学大纲,并且结合课本内容,把书本按照相应章节进行归类将发动机课程划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可以按照4S店流程,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展示、操作。并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相应考核评定,记录平时成绩。
(六)操作测试
学期末的考试按照理论30%,平时20%,操作50%计算。这样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的操技能锻炼。
不断推进以理论考试为辅,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最终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大测试,严格考验学生的掌握能力,逐一考核。对班级人员进行分组,有秩序进行,完成最终测试。
(七)其他改革策略
1.通过上述介绍,要完成这项改革教学,现有的教学课时肯定不够。所以,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车间实习训练,练习和加强平时的训练,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尽可能多的进行操作,营造自我考核的目的,让学生再自学,自查中不断完善自己。
2.建立有效的工学交替制度,利用国家对工学交替的重视,学校应加大对企业的联系,建立健全有效的工学交替模式。就目前情况,学校以满足相应的工学交替机构,已经与多所企业长期合作,建立了有好的合作,每学期都会输送一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加大学生进厂操作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家里减轻了部分困难。
3.搭建4S店平台,为4S店提供有效的场地,引进其技术人员为我们上课讲解,有效的弥补与社会脱节的部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改善,为进入企业实习提供良好保障。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所有职教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与改善,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付群.陈裕芹.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索.《亚太教育》2015年23期.
[2]彭桂枝.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3年17期.
[3]连刚.中外汽车发动机合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吕胤鼎.汽车发动机动态综合试验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作者简介:姓名:朱玉盘 籍贯江苏省徐州市 学历: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邮编: 221131 单位:徐州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