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徐光香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徐光香
[导读]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做好地下水勘查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可以有效规避地下水引发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开展。
        贺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市  542800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做好地下水勘查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可以有效规避地下水引发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开展。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期间,一定要对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明确,了解水位变化以及地下水压力,有效分析对工程的影响,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降低施工风险出现几率的同时,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影响
        1地下水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影响
        1.1地下水本身的腐蚀性
        在地下水中,如果其含有非常多腐蚀性较強的化学成分,那么就会使得岩土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管道以及钢材构件等原材料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建筑物中混凝土遭受到腐蚀,其会加速剥落,裸露在外的钢筋与空气接触会加速其老化,而老化之后的钢筋,在承重能力层面,也会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阻碍了建筑质量的提高,也加剧了建筑的安全风险。
        1.2使膨胀性岩土不均匀
        地下水除了具有腐蚀性会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而膨胀岩土的不均匀膨胀收缩变形也是由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所引起的。如果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就会导致岩土的频繁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岩土变形,还会使地下水主动流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水位频繁的上升,还会让岩土的膨胀和收缩会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地面开裂和建筑物的破坏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轻型和小型建筑物来说,地下水位的上升,会让它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遭到破坏。因此,地下水的水位会使岩土产生膨胀性岩土不均匀,影响岩土工程建筑过程的质量,相关建筑人员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保障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
        1.3使岩土的结构发生软化的现象
        地上水的动力作用也是影响岩土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动力作用对岩土工程影响不大,相对而言,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也就不大。然而,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会让形成的地下水运动一般具有较大的动力效应,从而使地下水的作用力增大。而缺乏规律的地下水运动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可能出现流沙和基坑涌浪等。这将进一步对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如果地下水的动力作用变大,就会增加岩土体的容重和含水量,从而对岩体产生化学和物理影响,导致岩土结构面软化,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
        2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的工作要点
        2.1做好水文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相关人员在工作期间,应该全面搜集区域气候资料,以保证能够对工程所在区域的空气蒸发量以及净水量等进行掌握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勘察方案,以便能够为地下水勘察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拟建区的含水层布置情况以及地下水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量周边地下水位现状,以保证可以为后期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尽可能的规避地下水对工程施工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2.2做好地下水测定工作
        当我们进行钻探工作过程中,若遇到含水地层,应对地下水位进行精准的测定,相关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测定的流程,明确测定过程期间应当注意事项。比如,在测定观测期间,需要对观测静水位置进行统一的设定,借助泥浆钻进,在测定前期,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或者在清孔之后有效的开展测量工作。


        2.3做好各类场地抗浮水位的评价工作
        勘察期间,应该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采用相对科学的手段,了解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流动方向,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人为工程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地下水对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干扰进行精准的判断和预测,确保在设计以及施工阶段,能够精准的制定防范方案,切实做好各类场地抗浮水位的评价工作,最大程度的对风险进行规避。比如以下两个地貌单元:
        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在对这类场地进行地抗浮水位评价时,当场地±0.00标高与低于或等于最高水位时,地表水与承压水有水力联系,但承压水头不稳定,抗浮水位可按最高水位、室外地坪或市政管网雨水管顶标高或地下室车道入口标高确定。另一方面,场地±0.00标高高于最高水位、基础埋置深度内,地表水与承压水有稳定水头高度有水力联系,抗浮水位可按实测承压水头标高增加滞水高度0.5~1.0m确定。山地地貌单元场地(非构造裂隙水):在实际的勘察工作,应考虑不同地段的差异性。如坡顶主要受地表水、大气降水、岩土层渗透力的影响,勘察时最高地下水位、周边排泄水条件低于基础埋置深度、岩土层为弱~强透水时,地下室外则采用粘性土回填压实,地表水排水通畅的条件下,抗浮水位可按勘察时的最高地下水位确定。另一方面,坡中、坡下:受地表水、大气降水、山地地下浸润线水头差,场地整平竖向标高等影响,开挖及建造过程,相当于水利工程中的筑坝,抗浮水位按建(构)筑物四周外地坪确定;因此一个地下工程或一个场地就有多个抗浮水位,其构(建)筑物底板产生非均布水浮力荷载(三角形、梯形)。
        3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勘查处理措施
        3.1严格依照勘测顺序开展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期间,一定要严格的依照勘测顺序,对静水位测量进行不断强化。为了对地下水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在对静水位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加大重视。在测量工作进行期间,需要本着分层测定原则,科学制作测定时间表。并且,在工程前期勘测完成后,应该对静水位进行第二次测量,并保证测水管下放至含水层20cm,从而确保数据获取的精准性。
        3.2依照地下水危害原因制定处理方案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在实际的处理期间,还应该依照地下水具体危害原因,科学制定解决办法。一方面,综合地下水造成的危害,强化对岩土工程现场勘察的重视。在对地下水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对地下水潜水层以及含水层分布等情况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所得的数据,有效的对地下水影响进行预测,最后科学的制定预防方案。另一方面,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期间,需要从整体的角度上分析,明确对岩土工程勘察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并做好预防方案,确保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上规避水位下降而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同时,在开展工程设计期间,需要根据地下承压含水层的实际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并且在基坑开挖以后,需要深入分析承压水动水压力冲击底板相关数据,采用科学办法,减少地下水动水压力对工程基底板的侵蚀,不断的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高。
        结束语
        在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做好地下水勘查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可以有效规避地下水引发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开展。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期间,一定要对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明确,了解水位变化以及地下水压力,有效分析对工程的影响,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林世伟,吴昊,汪传琪.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2):103-104.
                [2]徐永亮.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9):39-40,43.
        [3]雷勇.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3):217.
        [4]谢振桦,张婷婷.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99+214.
        [5]方勇.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案分析研究[J].门窗,2018(02):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