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叶宗树
[导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抽象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水平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进度差别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但在实际地运用中却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本文就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叶宗树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抽象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水平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进度差别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但在实际地运用中却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本文就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45-01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教学,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教学,以避免以往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都较差,教师更应该注意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既要把学生分层,又要把教学分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班级学生的共同发展
        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通常是“一刀切”的模式,教师的关注重点和方向往往是教学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导致班级学生数学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不同水平之间学生的横向比较,容易让“后进生”失去信心,对于中等学生也很难有超越自己的勇气,有更多的“中庸”思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更难以实现自我的突破。而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的思想,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注意力转移到学生个体身上,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具体化的指导,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逐步缩小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差距,有效促进班级同学的共同发展。教师也能关注到学生自身的进步,而不是仅仅关心班级的名次,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的机会更多,自信心也能有所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对于数学的学习差异明显,无论是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法还是数学学习的成绩都体现出差异性。学生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也都有各自的理解,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学生个体学习实现鼓励效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创新,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究和学习。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全面分析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承受者,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想要将分层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其次,要将班级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最后再进行学生分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分层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分层应该是隐性的,教师不能将这种分层直接地告诉学生或者表现出来,否则很容易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强、善于思考问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之类的学生划分为学优生;学习踏实、知识水平一般、分析能力一般、接受新知识较快、上课积极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粗心等之类的学生划分为普通生;知识水平较弱、理解能力差、缺乏学习信心、接受知识能力较弱等之类的学生划分为学困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有效的分层,保证分层教学效果。
        (二)认真钻研教材,对备课进行分层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做好备课十分关键,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将分层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时候,还需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钻研,然后做好分层备课【1】。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备课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属于备课的第一步,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目标,将分层目标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分层目标。
        例如,对于学优生来说,教师应该坚持“吃得饱”原则,加入一些拓展性、发展性的目标;对于普通生来说,教师应该坚持“吃得好”原则,在满足综合性目标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一些拓展性的目标;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应该坚持“吃得下”原则,多设置一些基础性、综合性的目标。其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的,在分配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分层来合理进行分配。例如,学优生可以多增加拓展性的内容;普通生则在满足基础之上,适当拓展;学困生就主要以基础为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三)结合学生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分层教学的运用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分层【2】。一般来说,对于学优生而言,主要以开放性教学为主,多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对于普通生来说,则需要采取半扶半开放原则,让学生在打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拓展提升;对于学困生主要以扶持为主,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并且将问题细化,适当时还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回答问题。
        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优生自己推算长方体面积公式,并且灵活运用;普通生则只要做好要脱式计算;学困生可以先从各个面进行表面积计算,再相加。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计算难度,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将分层教学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分层、备课分层和教学方法分层,更好地完成分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芳.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60-260.
【2】张洪.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7,15(5):155-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