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李瑞锋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也将更加轻松,因此,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啊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真正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低年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策略。
李瑞锋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中心小学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也将更加轻松,因此,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啊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真正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低年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小学数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52-01
     
        一、前言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实现的,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最终这些经验会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也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达到更加容易学习数学的效果[1]。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将这些实际地应用到教学里,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这些活动经验,则需要教师进行实践与探究,找到帮助学生培养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
        在开展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基本活动经验便是学生获得主要经验,更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基本活动经验与数学活动目标之间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数学,学懂数学的同时,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而确定的目标则主要分为过程性目标以及结果性目标[2]。过程性目标之处了数学基本活动以及基本思想的经验,而基本的活动经验主要是过程性目标的体现。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操作对数学活动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与猜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认识基本的相关知识,而且还需要得出结论,积极地去探索与发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便能够积累一些经验,而这个积累过程不是一两次活动便能够完成的,教师需要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不断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不断得到积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效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由于数学科目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科目,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如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很容易便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这就会使得学生丢失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可能出现排斥的心理。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并且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达到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问题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且通过数学问题的运用探索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也更加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真正达到激发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例如:当在教学有关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对于学生来说“对称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小学生需要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理解“对称”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不少教师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将这一概念记住,学生并不是真正了解“对称”的内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包括长方形,梯形以及正方形等。接着再让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对折。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仅能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探究性学习,生成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不能仅仅只是将数学知识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而是需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观察更多,并思考更多,通过倡导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揭露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且抽象,富有逻辑的数学经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当在教学认识钟表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观察一下身边的时钟,并且将家里的钟表带到学校里来。教师则可以带一面镜子,或是带一个反向的钟表到学校里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些钟表中你能发现什么?都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些指针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发现钟表中一共3个指针,所有指针的共同点是只能绕着这个圆盘。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便会发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不断启发自身的思维,找出时钟里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达到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学习的方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领悟能力,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也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迁移,找到数学知识的规律,提升学习的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一般的运动活动是一样的,学生不能仅仅从看书本或者听老师讲解,观察老师的演示来进行学习,这样是无法学会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与体验,让学生可以更加形象,更加感性地认识这些知识,深刻领悟数学的美妙与丰富,最终落实数学经验的积累,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加艳.低年级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78.
[2]陈祥龙.促进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J].赢未来,2018,000(013):P.139-139.
[3]郑雅洁.小学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与应用——基于实践与综合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08):59,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