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试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浦亚琼
[导读] 情感教育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依据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将教材中的外在价值转换成学生的内在价值,以提高学生的情感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

浦亚琼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贝古完小
【摘要】情感教育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依据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将教材中的外在价值转换成学生的内在价值,以提高学生的情感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09-01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与所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知识、情感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理念下,情感教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将其呈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引导学生进行进行思考、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也持续增加。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综合型、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但实际上许多教师将工作重心放置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在巨大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之下,学生变得非常功利,一昧的追求考试成绩,最终失去了这一年纪本该有的天真、浪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不懂得如何友好地与其他同学、教师交往,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此外,由于现阶段许多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纷纷外出工作。这种情况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看似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是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导,使得子女的情感得不到满足。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内心的空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2.1以学生情感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乐意驱动学生自主参与到学生过程中,同时,学生唯有保持一个愉悦、积极的情绪,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昧地进行知识讲解,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并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变化,并以其为切入点开展情感教育。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具有丰富的语言艺术进行教学,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构建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刺激学生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日月潭》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其内容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使学生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文章场景中,体会到主人公的感受,以触动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时,由于这一文章有着较强的童趣,在课文阅读内容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小马、小鸭子、小鸡等小动物角色,并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又如:在教学《掩耳盗铃》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上再次演绎课文中的场景,使得学生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寓意,获得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趣味性,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开展应当渗透在师生日常交流、相处之中,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替代的参与者,而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同时,教师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学生遇到挫折与困难时,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以促进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
        3.结语
        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更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巧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5):120.
[2]拓万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2):237.
[3]赵永梅.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外语文,2018(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