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张艳霞
[导读] 本文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
        张艳霞
        威海市城里中学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主要论述在数学教学中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获取隐形知识获取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高阶思维能力
        人生来就具备思维能力,但是高阶思维能力却需要从不断的训练中的来。因此,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促进初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思维的重要时段,而高阶思维能力又是未来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包括这几个方面:决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获取隐形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包容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现阶段出发,学生具备了高阶思维能力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在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自主决策能力是很重要的,决策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快做出正确决策。在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有选择困难症,也就是说,在面对一些选择时,初中学生往往难以做出决策,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具备高阶思维能力,也没有决策能力。从数学教学上来看,在做题时,很多学生经常对着一道题冥思苦想,却迟迟难以下笔,当被教师问道时,只回答说自己不会,但是真的是不会吗?其实也不是,在教师把问题拆解再由学生来回答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实际上是学生不具备决策能力的表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我们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还给学生,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才学什么。
        具体来说,可以设置导学案,让学生在教师讲授前,先预习。比如,在讲解《因式分解》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设置公式的填写,2-b2=      ,这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把公式在导学案上抄写一遍,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导学案和课本的学习了解了什么是重点,接着可以根据公式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42-32=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会思考如何运用公式,最后设置进阶型的问题,如,993-99能否被100整除,如果前一个问题还可以通过正常的方法计算,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要仔细思考了,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应对其中的问题仔细讲解,确保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培养出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进行问题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社会进步的主要能力,我们国家十分注重培养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因此,初中教师应注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数学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如果教师一味只注重自己讲课可能使学生很快丧失兴趣,也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教师应适当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要提问已经讲过的内容,还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新的想法。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概率的简单应用”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展开问题教学。

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到“等概率抽样”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么理解等概率?有什么应用价值?”问题引导式教学使得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和尝试性的解决,有利于推动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对已经讲过的问题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活跃课堂,让学生在课上始终保持一种紧张感,避免学生心不在焉的情况。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围绕应用问题展开追问:实际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利用该方面的概率知识,初中生思考后会想到在抽奖、摇号和挑车牌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些“等概率抽样”的活动,并在下一节课让学生展示。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十分有效。伴随多媒体设备走进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制作精美课件帮助学生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在课件中插入图片或视频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再辅以文字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做适当讲解,给学生纠错。
        例如,在讲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简单告诉学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定义,然后再在课件中放映直线和圆不同位置关系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获取课件中的信息,再加上教师之前的讲解,指出每幅图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这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说出每种关系中直线和圆有几个交点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四)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获取隐形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不是看一眼就能了解的,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问题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可以解决,即使知道的并不清楚,也可以根据大概的了解将题做出来,或许短时间内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教师应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获取隐性知识的能力。
        在日常学习中要求学生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成学习任务,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法则,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知道”上。如√a的双重非负性,a≥0和√a≥0,在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挖掘这两层意思,可以通过下面两个练习对学生加深理解。(1)已知实数 a 满足|2014-a|+√(a-2015) =a,那么 a-20142+1 的值是。(2)已知|2014-b|+√(a-2015)=0,求 a+b 的值。教师要培养学生严密推理,符合逻辑要求,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细致、周密,不要有遗漏,纠正粗心大意不缜密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检验结果的习惯,在检验过程中,运用提问、处处设疑,善于思考而不是迷信权威答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找出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形成善于检查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基础。
三、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掌握高阶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会说呢过数学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学习态度以及反思和创新的意识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产生无限遐想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怀疑,不要盲从他人的观点,同时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充分的论证,在反复求证后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邱祝玉 . 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发展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65.
[2] 杨玉邦 . 初中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97.
[3] 侯彬 . 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9):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