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玲
临清市尚店镇中心小学,252662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引导,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推动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本文也将以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为出发点,立足于数学课堂的设计,分析当下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并列举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的基本方针,推动教学结构的合理调整,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自然学科,其自身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更是需要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这也就意味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素质化发展潮流,教师也应当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积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为学生塑造更加轻松且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论述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尽管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也一直都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但大多数教师却并没有真正把数学课堂的建设同素质化教育的理念融合到一起。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主导地位,他们认为自己才是课堂建设的操纵者和掌控者,完全按照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去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盲目接受自己安排的任务和作业,让课堂为了教学而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和主体差异,并且也压抑了学生的天性,许多学生在一言堂模式的限制下,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就会让师生关系在无形中变得疏离和淡漠,学生也会产生更多的恐惧和抵抗心理,他们无法真正调动自己的自主意识和思维创造性。其次,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导学的重要性和关键意义,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的时候,直接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给学生介绍,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模仿和复制,并以此为基础,让他们去应用到其他类型的题目中,这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局限在特定的框架内。并且,课堂导学环节的缺失,也会让学生来不及反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速度也会变的越来越慢,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最后,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较为单一,并没有真正调整传统的灌输式模式,往往先是让学生简单进行预习,然后再由自己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在讲解书本上所收编的例题,为学生介绍完解题的方法之后,布置相应的习题让他们进行锻炼,最后在检查学生的做题结果,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十分被动,并且学生也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环境中去。
二、论述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首先,教师应当学会放低自己的身段和姿态,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构建新型的民主化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探讨,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情绪,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沟通壁垒和隔阂,打破坚冰,这样也可以真正激发出学生课堂的创造性,他们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去应对各种挑战,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思路和脚步,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解。
例如,在学习与小数除法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之外,还应当在学生预习完毕之后,问学生在学习中是否遇到疑问,如果学生不敢回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匿名信,或者是由自己整理出相应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择,而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整理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集中进行讲解和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放下心中的戒备,消除抵触心理。
其次,教师应当分析班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提高导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课堂导学始终都是带领学生融入氛围和情境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导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产生有利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面对新知识带来的挑战。所以,教师就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出针对性的导学教案。例如,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生活中的实物图片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立刻通过图形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样他们也会认识到,数学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理论之后,让学生进行手动尝试,利用电子白板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或者是直接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就巩固自己的知识和记忆。导学环节的优化设计,可以让学生先从生活中观察数学表象,方便教师后续的理论性讲解,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真正联系到一起。
另外,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价值取向入手,拓展自身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从传统一言堂的模式中脱离出来。盲目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不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步,甚至会激发他们的反感情绪,降低数学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就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更加趣味化的教学方案。就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的能力和技巧,所以他们自我表达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他们对一些趣味性游戏的反应会更加明显。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规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1]。
最后,教师应当对中高段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阶段性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开展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让班内的其他学生对该名同学进行评价和总结,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另外,教师也应当接受不同的声音,用更加包容且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质疑甚至是批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真正让自己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随时调整方案,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2]。
三、结束语
以上,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仍旧存在方法落后并且理念守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对课堂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必要。本文通过平等关系的构建,趣味化导学的设计方法的拓展以及总结评价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小学中高段数学改革的方法,充分尊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也考虑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情况,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更多的角度出发,坚持且行且思。
参考文献:
[1]方芳.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1):44.
[2]王敏. 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措施[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