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弹性作业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周萍春
[导读]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作业是绕不开的重要学习环节
        周萍春
        浙江省临海市临海中学  317000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作业是绕不开的重要学习环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同时深化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优点,补足缺点,从而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全方面提高。但是,在过去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存在错误的理解,片面地强求学生强制完成作业,并且要依靠“题海战术”来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认识到传统作业布置的局限性,从而接纳“弹性作业理念”,致力于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作业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弹性作业;教学实践;
前言: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传统作业布置模式下,教师希望依托于大量作业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点运用的重复练习,以此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但实际上,这种作业布置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已经掌握得很透彻了,但还是要进行强制性的作业练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的“自暴自弃”心理,繁重的作业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放弃完成作业,而弹性作业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作业布置模式的弊端。
一、弹性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优势
(一)弹性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班级当中,有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有数学学习差的学习,但学生之间的智力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归根结底,学生之间会出现明显学习差距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并且一步慢,步步慢,学生在早期落后一步,就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在传统作业布置过程当中,并没有对于后进学生有太多的偏向,教师是考虑学生整体来进行作业布置的,这就导致每个学生都不能够在作业练习当中实现数学能力锻炼的最大化。而在弹性作业模式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数学能力和数学基础的好坏,分为甲乙丙丁四组,让学生都能够做最符合学生学习现状的题目,实现学生数学能力最大程度上的增长。
(二)弹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自信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发挥着作用,学生只有树立起学习自信心,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反之,如果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后劲不足,不能够持续地坚持下去。而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作业布置难度的不恰当,超出了学生数学能力的解决范畴,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可能全篇都很容易,学习自信心空前强大;但对于数学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全篇都是难题,思考很长时间之后还是毫无头绪,就会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而在弹性作业模式当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按梯度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作业的难度贴合学生的数学能力,逐渐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要适当添加一些超出学生数学能力范围的题目,锻炼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防止学生产生“自大心理”。
二、弹性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实施的有效措施
(一)按照学生数学能力分层布置作业
        根据弹性作业的要求,要为学生设置最合适的作业训练,但是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为每一个学生都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题目,只能够将学生按照数学能力的强弱,大致分为几个类别,分别布置作业。对于数学基础牢固的学生,作业训练以优化提高为主,题目也偏向于多重知识点的交叉运用,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路;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作业训练以巩固基础为主,题目也大都是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点的运用,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于公式定理的记忆。
        例如,在课堂上学习“勾股定理”之后,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于数学基础较强的一组,可以在题目设计上将勾股定理和三角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增强题目的深度,在让学生复习过去所学内容的同时,完成对于知识点串联的深度思考,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一组,可以在题目的设计上更加简单化和单一化,让题目的知识点只涉及到课堂上所讲的“勾股定理”,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也避免学生由于之前学习进度的不足,而影响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
(二)为学生实际合适的学习目标
        一个恰当的学习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进行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而一个不合适的学习目标,往往会消磨学生的学习斗志,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为学生设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不能够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之间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差距,要想达到一个相同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所付出的努力有着很大的不同,可能对于一个同样的学习目标来说,有的学生在开始就已经在学习目标之上,而有的学生拼尽全力也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容易导致前者产生自大心理,也容易导致后者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设立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条件,为学生设计出最合适的学习目标,要让学习目标的高度,是学生付出努力之后就可以达到的,就算达不到,也只和足够努力后的学生只有一个很小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激励,促使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到学习生活当中去。
结语:
        总的来说,弹性作业更加适应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推进,更加契合于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益于教学成果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这也就导致班级当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存在较大的两极分化现象,而根据传统作业布置理念,需要对于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都进行大量的作业练习,这无疑会拖累数学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进度,造成学习时间上的浪费,不能够进行更高效的优化提高。而弹性作业可以对于作业的布置进行分层处理,让学生都做最适合自身能力的作业,最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初中数学弹性作业初探[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12):64-64,65.
[2] 罗敏.初中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241,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