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李虎
[导读]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更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比非常高。
        李虎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 675900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更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比非常高。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实现有效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1.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活动,根据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置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问题,探索文本内容。教师除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为以后更好地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文中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视频简单感知阅读内容。随后,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作者在文中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紫藤萝,从什么角度描写紫藤萝盛开时的情景在描述紫藤萝花形和香味时又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主动探索文章内容,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2.支持学生课堂发言
        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利用恰当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表达出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并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会收获更多知识,才能为今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眼中春天的景色,再细致阅读课文,将文中描述春天景色的段落、语句找出来,分析自己生活中的春与作者所描述的春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春天的,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大胆说出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共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文章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沉浸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虚心涵泳,打破学生共情壁垒
        虚心涵泳是宋代儒学家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虚心”即为面对新文本时,不可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经验排斥文本,须以公允客观的态度面对新文本。“涵泳”是指鉴赏文本时须沉浸文本中,反复赏读。学生面对新的文本往往会带着主观的情绪,特别是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同学,本能抵触打开内心,进入文本中。因而使得学生与文本产生了一层厚厚的共情壁垒学生无法走进文本,就很难达到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笔者认为,打破这层共情壁垒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放弃-味追求答案的功利追求,不满足把文章主旨、内涵灌输给学生。教师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打破与文本的“共情壁垒”真正走入文本当中。比如我在教《背影》这篇文章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完这篇文章后,内心受到触动的举手。
        (有几位同学举手)
        师:没有触动的举手。


        (也有几位同学举手)
        师问:为何没有触动。
        生a:作者太夸张了。短短一篇文章,作者哭了好几回。太夸张了!
        师:和他一样感觉的举手?
        (有同学举手)
        师:“有不同意见的举手。”
        学生b:“我觉得语言很质朴。”
        师黑板板书“夸张、质朴”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学生在面对《背影》这篇文章中是有距离,若不能带领学生虚心沉浸入文本中,学生就很难真正与作者产生共情。我抓住了学生的阅读的第一感受,让学生a将他认为夸张的流泪部分找出,再一回到文本中,通过反复地阅读上下文,引导学生们自己说出流泪的合理性,一步一步把“夸张"击碎,打破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壁垒。引领同学们触摸到朱自清文字下那份质朴的父子情,使学生真正沉浸到文本阅读中。
        2.情境还原引导学生沉浸文本
        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教材中很多选择的文本材料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作者写下文本时真实的情感体验,更无论与作者产生共情。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还原作者的心境,如此可以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入文本,读懂作者。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看电影事件”对鲁迅先生的影响,我在教《藤野先生》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
        师:下面我将找一位同学扮演鲁迅,在场剩下的同学模拟其他学生"拍掌欢呼”喊万岁的场景。
        众学生:哄闹,拍掌(教室一片喧闹)
        学生a(教室安静后):读课文”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一教学片段模拟了当时鲁迅先生在看纪录片时的真实情境,能够快速地由文及境,让读者走入真实情境中,与作者产生共情。这一教学片段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过在众学生的一片喧闹过后,留下的是安静,是扮演鲁迅那位学生铿锵有力的阅读,在这一静一闹中间,学生对鲁迅在文章中所说的“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有了更为确切的理解。在学生读完之后,老师适时地引导,让他们回想一下刚刚那片嘈杂的喧闹,如果落在每一个人学生头上,一个身在异乡没有同伴的人的身上,那么同学们,你们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对鲁迅当时的心境还原越来越深刻。
        三、总结
        总之,有效阅读不但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1):63-63.
        [2]张芬.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方法和改进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545-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