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会理县供电分公司
摘要:线损发生在电力输送和配送的过程中,因为这个过程中输电线存在电阻,所以一部分的电力由于转化成热力而被消耗,也就是说线损是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电力损失。因为电力输送只有通过电阻才能顺利完成配送,而输电线本身就具有电阻,所以电力避免不了被热力消耗。本文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路损失管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重点的探讨及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路损失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来给电力行业的发展进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前言
伴随着经济快速的迅猛发展,电在市场经济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替代,同时对电的形式也不断有新的要求,因此电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与挑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管理对我国电力行业的规范发展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拥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电力在现实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当中去,因此电力系统是我们国民生产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耗电量的主要类型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失电量主要分为在基层理论上损耗电量与在管理运输中损失电量这两大方面。第一点基层理论的线损失电量即是我们经过运算得到的理论损失的电量值。并且在技术方面同时减小线路损失的电量。这其中不仅有变压器自己的内部原件损失,还有其运输介质的电量消耗等。电网的运输情况与路径可以通过运算得到相关的依据。第二点管理运输中线的损失电量即为管理线路损失的电量为通过对仪器设备的运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决定的。线路电力损失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对电力系统管理时存在的错误,它是我们人为存在照成的误差,原因可能是在数据记录、转达等多方面形成的电力损失。我们应从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对用电方的用电细则各个方面入手,以求来取得一个合适的方法。
2如何增加输配电工程质量管理效率
2.1重视材料选择
为了能够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的目的,需要电力企业重视电缆材料的选择。建设方在构建配电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导线的合理选择,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选择质量佳、性能好的导线。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减少电能的损失。如果导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那么其相对应的寿命也会较长,同时抗腐蚀性良好,进而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短路问题。良好的导线可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效果,减少电能的损耗,增强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2.2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对线损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电力企业应该构建管理小组,实现对责任的细化落实,将管理工作分配到每位人员身上。其次,电力企业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为线损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再次,电力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素质水平,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在开展线损管理过程中,应该将高效化办公技术应用其中。例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电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数据传输至终端,再利用计算机对所采集的信息数据予以统计、分析,避免人员主观因素对线损管理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线损管理流程、线损管理办法,实现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调整,确保后续工作可以在高效、顺利的状态下推进。
2.3优化线路布局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对于电量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以往电网的设计、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现行格局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发挥线损管理的作用,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适当增加电网分点,然后对线路布局予以协调、统一的规划。即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以往的电力结构,为开展线损管理奠定基础。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线路布局整体的安全性,并减少线损、避免人员在工作中受伤,还应该积极对线路的运行实时电压进行监测,对线路部件进行定期检查。还需要对线路的结构布局予以全面分析、考虑,确保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减少电力损耗。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缩小用电设备、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线路的电阻,从而实现管理目的。
2.4优化计量设备
首先,在选择计量电能表的环节中,尽可能选择精度较高的设备,增强最终计量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电能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其次,电力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电能表运行期间的损耗。例如,可以将一些具有高精度特点的电子表安装在其中,实现对计量设备的优化。需注意,为了避免虚报抄表数据、窃电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还应该构建一个高效计量的系统终端,将GPS负荷与计量表予以整合,实现对远程付费、远程抄表管理模式的落实,从而有效提高电能计量的精准性。计量设备的优化能够为线损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便于电力企业明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期间产生的损耗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弥补以往现场管理的不足。
2.5进行无功补偿
当电网运行无功功率上升时,有功功率的输送被挤压,导致线损显著增加,在进行线损管理时即可利用该规律,以无功补偿对无功功率及有功功率的比例进行调节。以上目标通过安装适当容量的补偿电容器即可实现。
2.6建立电网线损管理体系
应建立电网线损管理体系,采取新型电力设施,并进行电网的维护及电力设施的检测,来保障人们用电安全,减小线损,提高电网计量的正确性。还应降低用户窃电、用电统计错误等问题,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格监控负载状况,避免人为线损。当前国内的窃电问题较为严重,应采取防窃电设施,对行业内的先进措施进行研究应用,减小窃电损失。线损管理还应加强检查线路运行质量,对漏电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提高线路运维管理工作效率。
结语
线损为供电系统的最主要的经济方面标准,同时更是电力公司的综合实力体现。我们应从对电网及元件的管理角度来降低电能的损失量。本文从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线损产生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徐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4.
[2]赵其松.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地产,2019(17):89.
[3]冯晓刚.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8):145-146.
[4]张恩园,曹希圣.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