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贞屹1张燕2
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卫生院1 四川 达州 636153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 四川 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比1配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症状体征(t=6.4572,P=0.0001)评分低,P<0.05。实验组(X2=6.8756,P=0.0035)疗效高,P<0.05。实验组(X2=9.5362,P=0.0254)不良反应低,P<0.05。结论: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肝炎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慢性肝炎;中医治疗;香砂六君子汤;临床疗效
慢性肝炎是各类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的统称,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等,其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亟需合理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善临床指标,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等方式帮慢性肝炎患者缓解临床症状,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治疗成效不佳。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并且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发现,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显著[2]。基于此,本文对比分析了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疗效,现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到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比1配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男女15:15,年龄20-68,平均(54.41±5.84)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3±0.45)年;对照组男女17:13,年龄31-70,平均(54.47±5.7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3±0.11)年,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3]:①符合中医、西医慢性肝炎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精神疾病者;②严重脏器损伤者;③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
妊娠或哺乳期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慢性肝炎类型予以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治疗:香砂六君子汤药剂组方:党参、白术、山药、神曲、鸡内金各15g ,黄芪、茯苓各20g ,法半夏 12g,木香、砂仁、陈皮、炙甘草各6g。300ml/剂,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症状体征评分,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该表改善情况越佳。(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患者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即为显效;患者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患者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即为无效。(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为皮肤过敏、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
1.4数据处理
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11.52±2.04)分、(11.83±2.33)分,(t=2.4512,P=0.0712),P>0.05。治疗后(3.08±0.80)分、(7.43±1.45)分,(t=6.4572,P=0.0001),实验组低,P<0.05。见表1:
.png)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1例,占比3.33%,对照组8例,占比26.66%,(X2=9.5362,P=0.0254)实验组低,P<0.05。详见表3:
.png)
3.讨论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慢性肝炎的发病率呈持续第递增趋势,慢性肝炎性有着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的特征,其中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较高,若未予以患者及时的治疗,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因病毒的传播传染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慢性肝炎属于中医"胁痛"、"郁症"、"积聚"、"臌胀"等病症范畴,主要由肺气虚弱,外邪入侵,肾气不足,肺脾肾气虚所致,采用益气疏肝补脾的方式帮助患者清热利湿、益气健脾[5]。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方中党参补脾益肺、益气生血,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术则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的功效;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神曲消食化积、解表散寒;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化积排石,固摄缩尿等作用;黄芪补气养血,益气固表;茯苓健脾和胃、抗菌消炎;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木香和胃、健脾、有助消化的功效;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陈皮疏理气机;炙甘草补脾和胃。诸药共奏疏补化湿之功效[6]。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实验组治疗后症状体征(3.08±0.80)评分高,P<0.05。实验组96.66%疗效高,P<0.05。实验组3.33%不良反应低,P<0.05。与吴伟斌等[12]的研究结果症状体征(3.26±0.74)分、临床疗效95.78%存在一致性,提示采用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肝炎患者应用中医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远期康复具有积极效益,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寅萤,王忠,南景一, 等.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4):779-784.
[2]冯育均.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5):159-160.
[3]覃秀容,陈月桥,石清兰, 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0,48(7):66-71.
[4]杨晓彤.中医湿热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20,42(4):54-58.
[5]王岩梅,张洁.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2):171-172.
[6]沈启刚,韩宗儒,闵晓春, 等.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药学实践杂志,2020,38(2):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