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谭怡
[导读]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实现科教兴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体育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为学生提供独有的开阔的丰富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强健体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得到

谭怡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445400
【摘要】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实现科教兴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体育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为学生提供独有的开阔的丰富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强健体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其中体育兴趣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09-02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它感兴趣才有想去做的欲望。当你对一件事情有浓厚的兴趣时,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去做事,并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其中。高中生课业繁重,教师要从其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释放自己,发现体育学习中的乐趣和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心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学生中有90%的愿意与老师多多接触,因此,教师可通过教学时与学生一起活动,以及找时间与学生聊天,感知活动量的大小和运动负荷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身体是否起到锻炼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的及时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使学生少走弯路。和学生聊天,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一起讨论则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要体育教师敞开心扉,热情地与每一位学生沟通,那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积极的调控。体育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个性,提高活动能力和创造力。老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积极的调控来感染学生,使教学气氛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消极认知,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克服体育学习无用的观念,纠正对体育学习厌烦、轻视的态度,调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态。
        二、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学生升入高中后,都有一种新鲜感,在各方面都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高中的体育课是怎么样的,苦不苦,有趣不有趣,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怕学生不听话,第一堂课总是扳着脸讲体育课的规矩,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学生听了高中的体育课不过就是多年来“领教”过的东西,心理上就有了抵触情绪,这样要想培养体育兴趣是困难的。针对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在高中体育教育起始中,想方设法使学生对体育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意义是深远的。
        1.名人激励。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以及轶闻趣事,如篮球名星美国的乔丹、奥尼尔,足球名星巴西的罗纳尔多、英格兰的欧文、贝克汉姆。特别向学生介绍我国奥运会冠军的辉煌成绩和他们为国争光的奋斗足迹,如乒乓球名将邓亚萍,跳水名将伏明霞、田亮、熊倪,举重冠军运动员占旭刚,以及我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得主许海峰等等。
        2.健身佳话。利用自已学校身边经常参加锻炼的生动事例鼓励学生,如我校的一位体育教师,年近退休,坚持长年体育锻炼,每天早上打太极拳,身体很结实,上课示范动作清楚利索,精神饱满。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方面的事例,如一些大学教授,科学家英年早逝的现象,树立炼好身体为社会作出自己更多贡献的理想。只有自己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身心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把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兴趣。



        三、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精心备课,改变教师形象。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有严格要求但平易近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老师有学问,懂技术、会指导。对体育的接受往往从对教师的接受开始。所以要求体育教师一开始就要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体态端正、衣着整洁、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向学生问好。在教学中教师讲解要简洁,语言精炼,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根据教材情况可编一些通俗、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口诀等;教师的指导语,一要准确,说中要害;二要用积极性语言,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赞许、肯定。同时还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善待包容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多一点沟通与交往,少一点架子与对立;多一点肯定与鼓励,少一点轻视与批评;多一点疏导与宽容,少一点禁令与责罚。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耐心指导,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是改变教师形象的基础。
        2.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有了能力,会有成功的享受,就会乐意参与,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我们在高一新生中发现有的农村初中考上来的同学,由于他们初中时一般只练中考项目,没学过篮球不会打篮球,到高中后,课外活动只好在球场边看其他同学打球。根据学生这种篮球运动能力缺乏,而不能参与篮球运动的情况,我们按篮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未学过篮球的学生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首先让他们学会“打球”,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机会,逐步在参与中提高。在其它项目教学中也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在上“后滚翻”时,有的同学由于身体较胖或其它原因翻不过去,那么先让她们在斜坡上从上向下滚翻,并给予一定帮助;翻过后,降低坡度,再进行练习,让学生再努力,再次体验成功。在足球教学比赛中,让为了学生体验进球时的成功喜悦,可以不设守门员或将球门放大,降低进球难度。在跳箱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先采用“山羊”代替,并逐步拉开踏跳板距离,或降低箱的高度,先练四节,再到五节,最后加到六节。这样学生觉得自己能做,能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即使下了体育课,即使出了校门,也会自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四、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调整学校和教师的态度,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学业进步和综合能力发展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中职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时间,保证学生上课质量,能够在其他课程的压力下通过体育课来减轻,为学生提高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中职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教师应该不断深入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刻板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不同爱好,革新教学形式,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节。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组织趣味活动,如项目比赛、团队游戏等,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在平时比较乏味的课程中增添一些乐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互相配合的协作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彼此的交流,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也避免了个别学生不积极融入到集体授课的现象。此外,学校应该增添多种体育教学项目供学生选择,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跆拳道、武术等多种教学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期间的不同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总之,体育教学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应该受到教师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对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型、综合型人才打下基础。体育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个体的差异性,在现行教学条件下,许多工作难以到位,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松懈的借口。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为了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能为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多做点什么,我们当努力为之。
参考文献
[1]李润.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5):67.
[2]王文化,马俊阳,王海蛟.影响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研究[J].运动,2015,(18):51-52.
[3]王鸣涛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02):82-83.
[4]陈平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