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唐晓岚
[导读] 学困生的存在给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阻挠,给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这部分学困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刻明白物理学困生产生的种种原因;只有在深入了解其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实现并有效的转化。

唐晓岚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摘要】学困生的存在给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阻挠,给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这部分学困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刻明白物理学困生产生的种种原因;只有在深入了解其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实现并有效的转化。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12-01

        课标对高中物理课的要求是提升全体高中生的素养,教师就要关注每个高中生的成长以及进步,在教学策略上结合高中生的需求,学困生是高中物理课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习方面处于困境,为了让高中生实现全体进步,教师就要找到转化学困生的合理途径,物理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结合高中物理课的实际特点,分析高中生的客观需求,找到合适的转化渠道。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基础太差,没有兴趣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之中,一部分学生因为惧怕物理学科学习而产生的厌烦和抵触心理,在面对物理问题之中,难以通过自身想象力和理解力去进行相关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分析,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正确,使得学生一遇到物理学科便会感到头痛,根本不愿意深入理解和分析每一个物理问题包含的主要规律,更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必然产生了物理学困生。
        (二)逻辑思维能力差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学习物理学科内容之时,首先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针对物理现象进行良好的自主分析与探究,以此将其中所表达的主要规律与自身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相连接,从而挖掘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所面对的是物理问题。但是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开展物理学习之中,由于自身思维的懒惰性,对于身边和学习过的信息运用率极低,容易产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之中,也因为缺乏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能够进行一个良好的学习引导,造成了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缺失。
        (三)学习方法不恰当,特点认识不明确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理科就是反复的进行题海战术,这也是因为应试教育理念之下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思想过于固化,造成了学生在面对理科课程学习之时通常会运用教师所灌输的思想来进行主动学习,而题海战术必然会让学生在长期学习之下形成了学习疲惫感,面对物理学科学习知识也难以提起相应的学习兴趣,在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之中,使得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在特点没有明确的认知,造成了学生学习意识出现偏差,无法真正学好物理学科。



        二、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转化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
        高中物理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入手,对学生进行物理课程的讲授不可一味灌输,要结合师生情感交流以及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起来。在学生渴望探知、师生情感共振的环境下共同对物理学科中出现的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和共鸣,能够使得教学效益得到提升。在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需要在物理教学上渗入一种生活化的理念,由生活感悟,提高对物理学科的认识程度,让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观察出发,拓展物理学习的视野。然后再进一步将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
        (二)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再如我在讲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提出了人船模型和子弹打木块模型,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先对知识有个宏观的了解,这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的信心。
        (三)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就是我们砍柴的“刀”。多数学困生都没有掌握有效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非常盲目,低效。为了转化学困生,教师必须要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方法。那么,何为有效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呢?(1)课前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是为了查漏补缺,了解新知识的重难点,在内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很多学困生都没有预习的意识,导致课堂内很多知识非常生疏,消化吸收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2)课内专心听讲,适当做笔记。听课与做笔记是高中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的。很多学困生一节课的笔记量比优等生还要大,为何依然学不好物理呢?因为他们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知识点的专注听讲,对于新知识理解一知半解。(3)加强知识的回顾。学过的知识,时间一长,容易遗忘,根据遗忘曲线特点,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不时地、反复地、有变化地给学困生复习,强化他们的记忆,以便牢固掌握,可以抽查学困生小结情况,帮助、引导他们理顺思路、掌握重点,尽量让所学知识在他们头脑里具有一定清晰度、系统性。此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教授给学困生。比如,关于记忆物理公式、概念的方法,有对比记忆、联想记忆、顺口溜记忆等等,关于复习的方法,有列表法、思维导图法等等,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从有趣到得法;同时要求学生间互助互学,优生关心学困生,结成互帮互学的对子共同进步。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积极地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据从实际学习层面上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早日实现有效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罗莹.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关键能力测评研究[J].中国考试,2020 (10):24.
[2]杨昆,孟颖,李蕊.高中物理Pad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8):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