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李永婷
[导读] 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水平,作为英语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科学的开展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李永婷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海东,810799
        摘要: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水平,作为英语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科学的开展英语教学实践研究,通过不断总结更加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本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探索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途径,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市场导向;高职;英语教学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基于就业背景下,如何开展英语教学需要教师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本文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在规划英语教学活动时,应以行业及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指导方向,具体规划教学环节的设置。当前,我国在经济形势的带动下,越发显出开放性的姿态。更多的企业参与达到国际层面的项目建设,此时英语交流能力便成为多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普遍需求。高职毕业生如果只具备专业技能,而缺乏岗位必备的英语交流和应用能力,则难以胜任岗位的工作内容。
        其次,高职设置教学体系时,应以实用性为原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将该理念深入贯彻到英语革新教学规划上。对此,高职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英语技能,同时还需提升英语的实用性价值,从而提升未来岗位的适应性。随着行业分工的具体化,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职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便需紧紧围绕就业需求来开展。
        最后,高职开设公共英语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该门课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强化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外,还需在应用和交际能力等方面实现明显提升。为达到上述目标,高职院校便需充分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课程设置,积极克服困难,从而在就业形势的整体驱动下,高效完成公共英语教学任务。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2.1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作为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与核心。教学目标能够指导学生不断提升学科知识的应用和交际技能,从而不断优化综合素养。也就是说,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维,不再将考试成绩和英语考级作为带领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的唯一目标,而需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服务意识和相关内容,更为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和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规划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从意识转变开始,将自身作为引导者来为学生呈现更为多样化的课堂,突出英语学科的特征,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状态和反馈情况,从而凸显学生的核心地位。此外,高职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意识等均存在差异,因此教师便需充分尊重并考虑到该方面的情况,将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和技能等方面进行等级划分,从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需针对基础不够牢固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以此提升学生参与学习、丰富自我的意识和信心。


        2.2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高效的英语教学体系
        2.2.1构建符合市场就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服务价值便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实施课程革新时,高职便需围绕就业市场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及呈现的具体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搭建适合的课程体系主要需从下述几方面着手实施:一是从教学内容革新入手,提升其立体性,在传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联合运用各类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的质效。二是设置受欢迎程度较高的英语课程,在设置前,先全面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保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对市场的适应度。三是设置“二外”课程,在英语之外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外语的掌握能力,增强自身的行业价值。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互动,便需更为迎合岗位需求,教师也需同步对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优化,在科学的时间内完成理论基础的夯实,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打造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
        2.2.2充分凸显教学的层次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所具有的学习水平不一,其发展趋势也表现出更为多元的态势。因此,在开展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便需以学生的统一发展为目标,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和实施手段,从而促使不同能力等级的学生均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
        2.3以就业为导向,强化高职院校英语师资力量
        提升高职的英语专业师资水平,便需从加入新鲜血液的方式来实现。在教师的招聘环节,高职院校不仅需从教职人员的理论储备与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还需衡量其所具备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邀请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提升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以就业为指导方向的教学实践活动需有效处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新课标也更为关注对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因此在具体开展教学时,教师便需针对教学的核心及难点部分进行集中讲解,并通过适当的活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熟练度,以此辅助其对知识深化应用。这样学生便可在理论与应用途径之间建立准确的对应联系,从而高效解决具体问题。教师需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此外教师也需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技能,有效处理英语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基础技能训练的关系,重点带领学生开展听说练习。只有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还需将教师向双师型方面培养,重点提升其专业技能及操作能力,同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研究能力。双师型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兴趣倾向来引导其指定职业发展规划,基于此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让学生接受到更为先进的教学环境,从而以愉悦的心态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以辅助者的身份出现,其教学能力、专业和理论水平等素质均会对教学质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职应对双师型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扩大教师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更能迎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资源。
        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教师要结合就业背景,通过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英语教学改革分析,提高了英语教学认识,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高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齐新.基于就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现状及教学策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28-29.
        [2]杨广晔.基于市场就业导向的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424.
        [3]常晓旭.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思路[J].才智,2018(3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