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丽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314400
摘要:人工智能主要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从学科分类来看,其虽然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鉴于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也使得人工智能得以被各行业广泛应用。如果说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以财会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则从根本上代替了会计工作中简单、重复的核算工作,而这部分核算工作也正是传统会计工作的重难点内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财会机器人的推广和普及,绝大多数基层会计工作人员将会面临失业风险。面对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中职会计课程教学就需要对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让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职会计课程教学;影响;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在会计产业领域,财务智能化和财务共享服务正在逐步推进,传统核算型财务会计向业财融合的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转型已成为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日趋明显,以往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难以适应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必然倒逼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人工智能对中职会计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在会计电算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强调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无疑可以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2017年出现的德勤财务机器人为例,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会计工作人员几十分钟才能完成的核算工作,并且达到了100%的正确率,而且财务机器人可以日夜不间断工作,这对于每天忙于基础性重复工作的会计工作人员而言,冲击无疑是巨大的。面对这一发展形势,传统中职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比如,教材内容陈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如果会计专业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就无法让学生了解到会计行业的前沿知识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这些问题轻则影响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重则让会计专业学生逐渐形成单一、死板的职业发展观,最终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二)人工智能需要会计人员转型升级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经济领域在快速变革,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大量基础核算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基础会计岗位有极大的可能面临淘汰,相关研究中指出,会计职业是最容易被机器所取代的职业,若要适应时代发展,会计人员就必须要转型,具体就是必须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原来的单一事后核算转变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因此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社会上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变化。而中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也需要积极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不同课程的教学时,也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比方说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等。另外,也可以将当下比较流行的CDIO教育理念和OBE教育理念融入在教学中。另外,在信息化技术大力应用的背景下,教师也可以积极地使用蓝梦云、学习通等学习软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混合教学模式下,会计理论,基础核算等内容可以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课下自学,课堂则分两个部分,按照校企合作的方案,以学年为单位划分不同的课堂教学,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有企业和学校一起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要求学校设置实训室,理论和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在线上学习,线下在实训室,根据企业提供的财会案例进行实践操作,注意应突出财务分析方面的内容。企业部分则直接通过上岗的方式,跟随企业师傅进行学习,增强知识技能掌握度的同时,培育一些工作经验。
(二)调整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诸多用人单位开始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财务云共享服务,这无疑将人工智能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是将会计模型和方法程序化,既减少了人为失误又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工作重心逐渐转向数据的挖掘、分析等重要环节和高附加值工作中,同时,会计档案由纸质变成电子档案更便于信息系统的管理、流程化的管理和监控,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劳动时间,节省了劳动成本,有效地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面对会计工作方式的这一转变,中职院校就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在培养人才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会计的相关知识。在这一过渡期,非常有必要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入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逐渐转变,以培养出财务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会计工作者。
(三)创新会计专业教师团队
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之间是具有着直接的联系的。而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中职院校若是想要加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那么也就应当积极的创新会计专业教师团队,形成专业的教学团队,以此来有效地提高教师团队的力量。因为,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味的单打独斗,其实是无法收获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只有确保课题组的老师团结一致,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下,各种精品课程的建设,仅仅只凭教师的一己之力,也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课题组的教师全力合作,共同推动课程的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收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会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计专业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实践能力,这不仅是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重要指标,而且直接关系到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在当前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情况下,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并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才会发展成为管理型财务专家。
参考文献
[1]李波.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商论,2019(12):244-245.
[2]余锡峰.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9):72-73.
[3]于久洪.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生源供需矛盾化解分析[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32(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