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中职会计课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刘彬彬
[导读] 本文针对课改背景下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
        刘彬彬
        永嘉县第三职业学校 325102


        【摘要】本文针对课改背景下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进行了实践探究,明确了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一线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目标;学情;教学策略;教学过程
        【正文】
        近年来,课改理念和课改成果已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工作中,实现中职专业课堂效果最大化,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必须的基本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工作中,做好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教学设计是现代化教师的基本素养。但笔者研究本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现,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脱离主体需要
        专业课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依然以“应付考试”作为总体目标,注重升学和考证,忽视了职业教育初衷应是向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策略制定千篇一律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如何完成教学目标即是教学策略制定的意义所在,它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笔者发现专业课教师最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教学手段也很单一,就是通过不断的做练习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无疑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中职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降低了中职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设计避繁就简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制定教学过程,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实践环节,所以它应该是详细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当前本校会计专业课教师由于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他们设计的教学过程也很单一,没有讲清楚具体该如何实施。
        
        二、实践:以《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中“票据贴现的抉择”为例。
        (一)研教材,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关注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实践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教材内容的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票据贴现概念;
        (2)能区分带追索与不带追索的本质差异;
        (3)能对票据贴现方式做出理性决策。

过程与方法
        (1)层层递进,探究新知。授课过程中,以资金的紧急筹集需求为主线,按照筹资方式的初步筛选、咨询比较、分析决策、业务处理的流程开展教学。
        (2)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3)总结点评,内化提升。每一环节均安排学生总结或教师总结,在总结点评中梳理重要知识点,内化信息,构建知识体系。


情感与态度
        (1)形成勤于思考的精神
        (2)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3)促进思辩能力的发展

        (二)构框架,定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了更突出的完成教学目标,将教学策略制定如下:
        1、教学方法:故事桥、任务驱动法、展示教学法、角色嵌入情景模拟教学法
        2、教学手段:问卷星课前检测(学情分析用)、发布课前筹资方式收集的任务、授课PPT(课中使用)、微视频、学生角色情景模拟视频(课中使用)、问卷星课堂在线测试(课中使用)、问卷星课后测试(课后使用)
(三)析因素,创教学过程
        1、环节一:资金短缺引思考
        结合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特点,将本堂课的业务场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采用“故事桥”贯穿整堂课教学工作,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思辨能力和性格差异较大的特点,由学生分组上台展示,鼓励组内语言组织能力薄弱的同学上台说明本组讨论结果,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2、环节二:明晰概念画流程
        此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思考并掌握票据贴现的概念,独立完成任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动眼睛不动手的局面,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采用绘制流程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背诵概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学习做到追本溯源。
        3、环节三:提出方案找差异
此环节学生通过“角色嵌入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亲身感受业务场景,试图找出带追索权与不带追索权之间的差异,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展示教学法,展示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的流程图,掌握本堂课重点。
        4、环节四:方案决策明立场
        此环节依然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5、环节五:业务处理助实操
        在进行前述环节的票据贴现抉择后,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向A、B两家银行贴现的差异,在对不同票据贴现方式的本质差异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会计业务的处理也变得迎刃而解。
        此环节通过问卷星方式当堂测试,巩固重难点,进行业务实操,体现理实一体,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三、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谨慎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可操作性。此外,教学内容设计还需教师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采用合适的途径表达或呈现教学内容,它一般是以课本教材为主体,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做适当筛选或扩充。
        (二)学生情况为基础,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制定应适宜,应积极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及专业有关的问题情境,注重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于中职学生而言,可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桥、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多媒体,电子产品等,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力求做到信息化常态化,博取学生关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确定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最直接的途径。此环节的安排可分为“教—学—做—评”等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引入、教师任务分析和示范指导,学生任务完成和提升个人素养。
        四、结束语
        如何让中职专业课堂的教学与就业实践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轨是中职专业课教学最大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路,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到最后教学效果的达成都需进行精心设计。同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做好更多更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如地切换各个教学环节,自信把控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快速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宝良、章敏《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1)
[2]刘艳艳《沉与浮》教学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8)
[3]王利亚《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