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侃
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桂子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57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国内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如今社会表现出对学校教育的极高要求,此时此刻必须脱离传统教育模式,不能继续沿用过去的书本理论本位的教育指导模式,而是要体现以生为本,重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建设。面对这样的变化和时代追求,教师需要体现出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顺应新课标实际,落实整体教育趋势和方向。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好语文当中的文字,形成理解能力才可以学习其他知识。正因如此小学语文才会成为广受关注的学科。本文将展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的讨论,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前言: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开始发育、成长,此时的教育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启蒙与引导作用。语文是一门同时兼顾文学性、理论性的学科,其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而言意义重大。高效课堂的推广与研发有着重要意义。高效课堂说的就是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补充知识,延展课堂内容,打造自如的教育环境、学习氛围,实现班级关系与师生关系的协调处理。创建高效课堂符合当下素质教育追求与理念,是体现新课改价值的必要过程。
一、平等转换地位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单向传输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师生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地位区别,悬殊很大。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往往没有主动性、主动权[1]。学生的学习天性被压制,学生无法形成学习好感度。面对新课标的持续推进与落实,教师需要转换态度,保持师生平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提高学生的课堂位置与占有分量。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语文学习本位意识。比如在学习《父爱之舟》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描述一下自己的父亲,包括工作内容、性格、爱好以及如何与自己相处。因为这些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每天学生也的确有很长时间和自己的父亲相处,于是学生纷纷展开了讨论与叙述,表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度。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进入状态,这时候教师导入《父爱之舟》的文本资料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课堂注意力。
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探究积极性的培养。在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以后,学生才能够深入学习过程,升华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理解。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预习课本当中的内容。学生预习过程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2]。
此时教师需要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特点、优势挖掘,并规划相应途径,为学生课业学习提供辅导与支持,拉近师生距离,缩小学生能力差距。
二、营造和谐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性格好动且外向。教师教学中需要表现出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尊重,解放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让学生探索与理解活力课堂本质。将原本古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民主[3]。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毫无畏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比如在学习《长相思》这首词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词牌创作背景,展示其中的各种场景,并询问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入讨论状态。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教师不要在乎答案是否标准,关键点在于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和观点。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想法与意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回答积极性。
三、提炼课堂重点
语文学科教学关键点在于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需要把握核心内容,掌握文章重点。以此展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实现多样化训练,提升学生素质。有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显著提高时间使用效率,以免浪费过多的精力。教师备课环节,需要提前深入教材当中,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基本主旨、中心思想。以此为教学角度与切入点,帮助学生排除困惑与困难。比如在学习《桂花雨》一课的时候,这一课所表现的是对故乡的怀念。教师教学中可以从这一要素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表现出作者欢喜的感情句子与内容,让学生深入其中探索与消化知识。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困境,并整理、总结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重点与困扰,带领学生挖掘与研究知识。
四、强化思维训练
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引导问题,同时也要重视考察与训练学生思维。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除了需要背诵,还要学生能够理解内涵,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备课环节就需要挖掘文章内涵,将有联系的问题整合到一起,考察学生学习状况。用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也可以用课后任务的方法活跃学生思维,用自己的想象、语言叙写文章,打破教学局限性,发展学生个性化能力。
结语:从本文的叙述可以看到的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过程,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立足新课标要求调整教学思路,为学生呈现立体、自主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古志芳.小学低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华夏教师,2020(15):69-70.
[2]武花.关于以五步教学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63-64.
[3]孟娜.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