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林
威海职业学院
摘要:疫情防控背景下“互联网+专业课程”育人战“疫”路径研究,以《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为案例,提出开展在线教学的形式、如何开展线上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三方开展线上教学建言献策,特殊学期,“互联网+专业课程”教育信息化应逆风而行,助推线上教学。
关键词:网络平台 在线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面临的教学问题
2019年新冠肺炎病毒在全国蔓延开来,病毒的人传人与课堂教学的面对面特点产生了矛盾,针对特殊时期的学情,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停课不停学”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及学生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学管理部门:如何快速精准的掌握全校每门课程的授课质量,在网络教学平台选取、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方面,如何服务好全校师生线上教学,这是摆在教学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师:如何进行线上教学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线上教学组织、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及反馈等,每位教师急需自我学习及培训在线教学的技术水平;学生:长时间宅在家中,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居家隔离的安全焦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自律性、心理状况疏导等。如何保证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授课质量等效,虽然面临的教学问题较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特殊时期带来的机遇,教师可在网络在线课程建设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信息化执教能力等。
一、网络在线课程教学实施
针对疫情期间的《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教学,采用网络在线课程进行实施。网络在线课程属于“互联网+教育”的一种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以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为依托,辅以教学设计来组织实施,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实现师生异地教学。
1、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线上教学应利用网络优势、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活动主体应突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地位,课程教学优化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参与度,调学生的主观能动及自主学习。例如,《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任务一、陶瓷地面砖构造与施工,教师通过超星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单,学生登录学习通,根据任务单中每个子任务查看微课、动画、虚拟仿真等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学生问卷查看学习状况,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将“地砖常见问题与对策”微课作为课程导入,教师借助QQ群同屏直播功能,通过装饰施工视频演示、讲解、利用超星平台讨论功能在线互动交流,以视频、图片等形象素材、可反复学习的特点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采用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评价,评价过程注意及时反馈,对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辅以在线个性化指导,优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灵魂所在,将“课前导入”改进为判断题、利用超星投票功能,问题即时反馈、实训成果学生互评等,学生学习效果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有助于师生互动及提高课堂氛围。
2、把握三个教学环节,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网络在线课程具有空间性特点,课堂的教学组织直接关系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师应积极营造一种“现场感”,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作为主要内容。
为保证在线授课效果,《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组把整个授课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精讲、课后拓展三个教学环节。课前导学,合理划分理论与实训的比例分配比重,利用学习平台的“通知”功能,提前将学习注意事项告知学生,严格签到考勤等以上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每节课的工作任务,提供好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利用班级QQ群等将学习任务单、注意事项等提前发布,提高学生与教学资源互动,通过自测功能,大数据即时反馈课前自主学习的薄弱点;课中精讲,课前的薄弱点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发布碎片化学习任务,学生在“讨论”区及时交流反馈,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及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课中精讲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教师讲授的片段化与学生练习的片段化相结合。教学内容注重添加当前疫情背景下红色教育内容,以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速建造背后,无数基建工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案例,增强家国情怀,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此外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醒学生按时签到,并及时将签到结果反馈至班级,找出学生未签到原因,督促改正。课后拓展,将与课程相关联内容通过纵向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此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按时提交学习成果,通过师生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网络在线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开展一对一线上答疑,并进行线上教学效果测评。
三、网络在线课程教学建议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协同配合密不可分。
1.教学管理者:面对疫情的考验,大规模开展在线课程教学,保证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更应强化多维度(领导小组、教务部门、教学督导组、技术保障组等)教学运行管理监控体系,形成多维度闭环监督体系;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评估,教与学的在线课程教学活动都有数据可追踪,这些数据能够即时掌握教学整体运行情况,实现以评促教。
2.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提高网络平台使用水平,提高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能力,强化任务驱动式教学、个性化互动辅导等,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场感”,通过微信群、QQ群、定时签到等功能,与学生在线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学情状况,开展在线教学一对一指导;通过网络在线问卷调查,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学生更容易接纳与理解。
3.学生: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针对学习任务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且找出合理解决方法;提高自律能力,能够自我营造学习空间、学习氛围及合理分配学习、生活、锻炼时间;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基于在线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运行实践,教师开发、运用教学资源及网络平台的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教师教研能力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锤炼,教师与学生都有新的体验,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课程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及教学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如何从可评价的视角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检测。
参考文献:
[1] 崔裕静,马凡等.网络直播作为慕课学习支持服务的模式及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9,(12):110-115.
[2] 刘佳.“直播+教育”:互联网+学习的新形式与价值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1):52-59.
[3]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