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真
济南市育贤小学 250000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班级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平台。班级的环境和氛围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学生,也使得教师的班级管理表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教师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和理念,抓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关键期,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班级管理;结合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是启蒙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更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性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较好效果,就必须有与之适应的良好的班级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与班级管理的目的不谋而合。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在实践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结合,深化教育管理艺术,在二者相互融合、彼此促进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关系
丰富多彩的班级管理活动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班级活动包括朗诵、书法、阅读等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日常体验,也能让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班级管理的过程也是语文课程实践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能充分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实践性,能实现语文学科与班级管理有效集中。
二、小学班级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滞后
在现实中,许多小学教师自身素质低下,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身的班级管理观念和班级管理能力及其欠缺。这一现象在农村偏远地区格外明显,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没有跟着时代前沿不断学习最新的班级管理相关知识,而是固步自封,自己那一套陈词滥调一用就是几十年。还有部分教师是非教育方向出身,没有具备班级管理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技巧,自身也没有主动学习的这种意识。
(二)班集体管理制度缺乏
一个班级的管理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条条框框的规则与制度。这些规则与制度对学生自身行为的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班级制度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许多班主任还是没有在自己的班级中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或者是没有把班级规范执行到位。教师在班级建立之初,就应该与本班学生就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各类班级规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了班级管理规则,班级的班风、学习氛围才能好起来。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对策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学生表率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心理品格,端正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自我判断意识还在发展中,不能准确判断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并且还会模仿身边人尤其是老师的做法,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培养优秀的学生,教师的班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保持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染和引导学生,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其行为也是班级管理中最具潜移默化效果的教育方式。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切不可急躁抱怨,而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激励学生,公平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引导班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切忌歧视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作为教师老师,要鼓励学生自食其力,鼓励学生的勇气,敢于提问,不怕犯错,要倡导提出问题和疑问,不能压抑学生,让学生学会锻炼自己。因此,管理学生要掌握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开发思维。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后进生,激励他们改变学习方法,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这样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杜绝易悲观、易气馁的倾向。
(三)进行个性辅导
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学生大致可以被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四大类型。胆汁质的学生大多乐于助人、爽快直接但是容易冲动,有时做事欠缺考虑。多血质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这类学生稳定性较差。粘液质的学生比较稳重踏实、但有时容易错失机会。抑郁质的学生比较脆弱、抗打击能力比较差。面对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面对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学生,教师应该直接对他们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批评,不要绕弯子过于斟酌自己言语的表达;面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平时给予充分的关心,对他们的错误加以提醒就可以帮助他们改正;而面对抑郁质的学生,教师不能过于严厉,而是应该耐心谈心,经常鼓励。只有这样,不同特点的学生才能够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班级管理才能有效且快速。比如,张同学脾气火爆,马马虎虎,经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他就属于典型的胆汁质学生。面对他的问题,我每次都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接受完我的批评,他也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进步。
(四)情感教育,营造教育氛围
小学生活泼好动、情感丰富、好奇心极强,对教师有着严重的依赖情绪,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在感受情感中约束自我,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举止,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要注意语言的巧妙与方式的多样。在语言方面应当注意语调、用词,力求语言情感教育的真实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情感教育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活动,如阅读活动、朗诵活动等,让学生们通过语文活动获得心灵洗涤、能力提升、情感发展,也可以采用实践方法,如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时事政治等,都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
(五)开放语文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空间
当下教育管理中安全是头等大事,从上至下最怕发生意外情况,最怕学生出了安全问题,所以就将学生封闭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教学生知识。学生在校自然以学习为主,而且学校衡量和评价一个学生的关键一环在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往往忽视了的长远考虑。学校中缺乏体育教育,缺乏审美教育,学生只知道读书考试,却没有审美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封闭的,学生呼吸不到死读书以外的新鲜空气,学生只能被迫读书,学生在读书以外找不到任何乐趣,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件痛苦的事。素质教育理念下,书本知识的教学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内容,而应该开设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更为开放的学习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是相互统一、协调发展的关系。为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采用合适手段,在达到育人目的中实现对学生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成有.浅谈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J].文学教育(上),2019(01):176.
[2]吕莉.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55-457.
[3]张萍.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C]..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517-520.
[4]李伟.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N].发展导报,2017-12-15(031).
[5]熊风.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对班级管理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