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的校本教研创建——以北海市第一中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王晓玲 潘能凤
[导读] 学校专家团队工作室是北海市第一中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求拓宽校本教研深度和广度的重要载体之一。
        王晓玲 潘能凤
        北海市第一中学
        摘要:学校专家团队工作室是北海市第一中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求拓宽校本教研深度和广度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通过“关键人物”引领、“支持系统”建立、“活动载体”带动等形式,创建特色校本教研文化。
        关键词: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校本教研文化;创建
        一、个案校本教研的现状
        北海市第一中学已有的校本教研的组织,主要是按照层级管理的模式,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层级管理网络:校长→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副校长→科研室、教务处→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专任教师。日常教学教研的组织和开展较规范,管理制度较完善,学校制定的《北海市一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对教研组、备课组的日常教学教研活动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此外,学校制定的《北海市第一中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在优化教研形式方面多管齐下,强调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提升校本教研的整体效益。
        2013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始“一校两区”新建制,两个校区,教学班增至84个,专任教师严重缺员,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日常教研活动或见应付了之;新进教师(引进、招录、聘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分设两个校区,集备教研时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流于形式或各自为政……这些已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和困惑,需要学校去面对、研究和解决。
    二、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结构
        北海市第一中学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和学校的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建设的经验和成效,从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尝试探究以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建设为载体的互动研讨合作新途径,以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丰富学校教研文化建设。
                北海市第一中学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由1名负责人,2名及以上学科专家,和10名成员组成。其中,负责人主要负责工作室的运营和人事管理,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等;学科专家主要负责主动提供优秀研究成果,推广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指导成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员按时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及时总结优秀教育教学经验,推广先进的经验和成果。
    二、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创建校本教研途径
        1.“关键人物”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远
        (1)选名师担任“学科专家”
                名师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和灵魂,名师身上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如何在校本教研中,把名师用起来,切实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北海市第一中学通过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选拔各个学科优秀的教师担任学科专家,赋予优秀教师使命和责任,使其确实担任起引领、指导的角色,提升自身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2)开办“至善讲坛”
                为进一步给名师开辟个人空间,提供展示平台,发挥名师在教研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打造一个资源共享、智慧共进、合作共赢的学习共同体,北海市第一中学依托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开办了“至善讲坛”,定期邀请学校学科专家作为主讲,分享教育教学智慧,激发教师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建立“支持系统”拓宽校本教研渠道
        (1)建立专业的引领系统
        构建专业的引领系统就是建立学科专家库,相当于建立“教师校本教研导师团”,对校本教研活动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一方面让学科专家指导各个工作室开展校本教研,与工作室成员一起开展教研;另一方面利用学科专家的教育资源,建立学科专家业务档案库,推广利用学科专家优质教育教学成果。到目前为止,北海市第一中学已经建成了一个完备的学科专家库,在这个库里包括了北海市教育拔尖人才、北海市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等专家。这些人员对校本教研起到了很大的专业引领作用。
        (2)搭建信息化平台
        各个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建立工作室公众号或者网页等,有目的、有选择地发布各个工作室的优秀教研成果,如各类教研视频资源、教学设计、题库等,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推广教育教学前沿知识,鼓励链接或转发其他教育网站比较有价值的文章或观点等。
        3.“活动载体”带动激活校本教研热情
        (1)主题式团队教研活动
        主题式团队研修,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北海市第一中学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对教育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有计划的研修。在研修过程中梳理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难题或专题,以寻求解决的修习过程。比如语文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曾经聚焦语文阅读,化学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聚焦微课应用,物理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聚焦教学方法等开展研修,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实现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效实现群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2)示范课、展示课
        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将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法指导上,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改实验,听课评课及优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先后多次举办了专家示范课、成员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等,增强教学交流研讨的意识,促进教研方式改革,丰富学校特色教研文化。
        (3)课例研修、优秀教学设计成果展示
        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注重教研智慧的生成、提炼和总结,及时总结工作室生成的教育教学智慧,先后出版了2本课例研究报告,1本优秀教学设计集,并在全校教师范围内推广,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共进、合作共赢,有效实现教研的“以点带面”。
        参考文献:
        [1]朱秋荣,汤关木构建区域性校本研修文化初探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2]王洁当前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反思上海教育科研,2007(1).
        [3]谭小林校本教研的实质及其意义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
        
        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广西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验研究专项课题“互联网+学校文化——基于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的中学校本教研文化建设”(课题编号:2016JD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