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冯彤
[导读]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它关系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关系着核心素养的养成,其中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信息社会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
        冯彤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实验学校  410153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它关系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关系着核心素养的养成,其中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信息社会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本文就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几条培养和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学生  信息素养
        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信息化的共建共治共享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对于我们的学生——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来说,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建设新时代。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就是通过多种来源有效地获得、利用、评价信息,来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同时也是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的能力;还有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了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清水塘实验学校前身为长沙县的一所农村学校,学生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有一部分原乡镇时期的老住户,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更谈不上有什么信息素养,但作为Z世代的孩子却普遍会百度、会微信,不过用来查阅学习资料和处理问题的很少。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侧重点。
首先,就是要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足开满信息技术必修课,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就是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生潜力。
第二课堂是弥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不足而开设,强化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电脑的主要硬件设备”,我就开辟了第二课堂作为有效补充,利用学校即将报废的电脑让学生自己拆卸组装。学生兴趣非常大,不断琢磨,不断尝试,小心翼翼,直至成功。

有一次,几个学生还各自将自己家里坏掉的电脑带到学校,我和他们一起分析不能开机的原因,然后拆开,将不同电脑里的硬件再次拼凑起来,一个个试,竟然整好了两台,当屏幕点亮的那一刻,学生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完全不顾一头的汗水和满身的灰尘。这两台电脑就一直放在学生活动室供学生使用,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共建共享”吧。
第三,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以其它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比如我校生物老师在讲授“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节中,让学生分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并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弄不清是哪类的上网查找,同时生成Excel调查分析表和图表。这样,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技术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达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就是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校尽管处在城郊,但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飞行馆、博物馆、规划馆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科技的魅力。学校还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例如,学校每年的科技节,让学生进行小发明,很多学生都是借助网络。我校科技节还有一个常规项目,就是打字比赛,农村的孩子键盘输入的指法较差,通过这样一个比赛可以让学生练好正确的指法,提高他们文字录入速度,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第五,学校要站在科技的前沿,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青少年满脑子都是对未来、对新科技的幻想、好奇与憧憬,他们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充满了爱国情怀,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当前或是即将出现的最新科技,如5G、人工智能、探月计划、量子工程等,学校可以通过播放新闻和宣传片或是专题宣讲、橱窗展示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高科技工业园等一些企业和工厂的方式让学生关注各个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尤为重要!当前某大国对我国的科技进行全面封锁和打压,妄图限制我国的发展,阻碍中华民族的崛起。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教师心里要装国运、装教育、装学生、装责任、装追求”,“教师要有前瞻和远见,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作为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前沿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全面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立志学好本领,长大建设国家,填补国家核心技术空白。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时代的需要,是当代教育的显著特征。学校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立足“以人为本”、“科技强国”,,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快速应变,为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伦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2018.4.21
[2] 于漪,《于漪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1日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