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曾珍
(双流区黄龙溪镇卫生院;四川成都610218)
摘要:目的:就头孢类抗生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例),均初次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将其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未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58例),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干化学法检测,观察、比较尿红细泡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干化学法检测后,其各时间段的尿红细胞指标水平变化明显,且阳性率较低,通过对两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针对头孢类抗生素而言,其直接影响着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水平,干扰性明显,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头孢类抗生素;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影响
一般而言,在泌尿系感染等病情的诊断中,尿红细胞检测是常见手段,通过对尿红细胞水平变化的观察,可实现对患者泌尿系统损伤的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抗生素的应用中,头孢类抗生素最为常见,尤其是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充分发挥着防治感染的作用。但有研究指出,在应用孢类抗生素时,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血尿情况,影响干化学检验结果[1]。基于此,本文主要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了头孢类抗生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例),均初次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将其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未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58例)。其中,观察组的男性患者例数较多,有35例,女性例数较少,有25例,年龄范围为19至54岁,中位年龄为36.5岁;对照组的男性患者例数同样较多,有33例,女性例数较少,有25例,年龄范围为21至55岁,中位年龄为3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泌尿系统疾病急性发作,观察组均为首次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对照组未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入院时可明显观察到血尿及尿液异常、精神异常、资料不全者。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观察组患者计划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钠、头孢替唑、头孢他啶等,用药方式为口服、静脉给药。在入院后,对患者清晨中段尿进行采集,尿液量为5毫升,有专人进行,以预防尿液感染情况的出现;使用我院提供的尿分析仪、配套尿液干化学试纸及显微镜,采集完成后及时送检,不可超过1个小时;在实验室中,将尿液从离心管中取出,采用试纸侵润,时间为2秒,将残余尿吸净,之后上机,在基于说明书的前提下正确进行操作,并由人工完成审核修正,将镜检定位“金标准”;在患者各时间段,在次进行尿液采集,分别为用药后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以及停药后的48小时、7天后,采用干化学法落实对患者尿红细胞水平的检测,合理的对其阳性率进行判断。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就给予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检测,指导患者服用安慰剂,确保检测时间的统一性[2-3]。
(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所有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质量,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结果
(1)各时间段尿红细胞水平
观察组患者接受干化学法检测后,其各时间段的尿红细胞指标水平变化明显,与入院时及同期对照组相比较高,数据间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诊治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程中,尿红细胞发挥的作用明显,其指标水平变化可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故临床就加大了对尿隐血试验干扰的重视度。有大量实践研究指出,在初次就诊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无血尿症状,且经检查后也未观察到泌尿系统疾病征兆,但患者住院后,就会出现血尿现象,这可能与用药不合理有直接关系。现阶段,头孢类抗生素主要被应用到了大剂量突击使用中,会增加患者的尿药浓度,而在尿液浓度增加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尿隐血试验,就会起到干扰作用,从而影响试验结果[4]。有报道显示,对于尿镜检结果与干化学法尿红细胞检测阳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头孢类抗生素原药、代谢产物会随着尿液一同排除,加之常用的氧化物酶法发挥着还原头孢类抗生素的作用,从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试剂中产生的氧,最终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5]。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患者接受干化学法检测后,其各时间段的尿红细胞指标水平变化明显,且阳性率较低,通过对两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说明,针对头孢类抗生素而言,其直接影响着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水平,干扰性明显,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麦生兴.比较分析两种尿常规检验方法的结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5(10):173-174.
[2]容芝兰.43例普通体检尿常规潜血阳性病例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15):202.
[3]傅征然,王晓玲.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1例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8,21(7):6465.
[4]谭莉.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1(3):59-60.
[5]秦琦.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8,10(14):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