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在胸痛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月8期   作者:朱冬梅1 金红妍2通讯作者
[导读] 调查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在胸痛患者绿色通道中的作用。
朱冬梅1   金红妍2通讯作者
(1延边大学护理学院;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吉林延边133000)
【摘要】目的  调查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在胸痛患者绿色通道中的作用。方法  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前后250例患者。实施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前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后1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绿色通道对胸痛患者的效果并比较。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成功救治及疾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三元联动照护模式的胸痛患者及家属能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对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三元联动照护模式;胸痛;绿色通道
胸痛的病种高达1053种,涉及人体多器官、多系统,急诊确诊率较低,包括了最多威胁生命的急危重症。如没有第一时间判断出潜在威胁的疾病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第一时间发现病人,做出医疗判断并采取急救措施是关键。胸痛中心是区域性的联盟,需要全州各级医疗单位通力协作。胸痛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符合指南规范的胸痛诊疗规章制度。延边医院自2018年10月开始实施三元联动照护模式-调动医院、社区医疗机构、急救120和家庭进行专业化的规范培训,在为胸痛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拯救患者生命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250例于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痛患者。其中,以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未实施三元联动照护模式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8年10月-2019年9月实施三元联动照护模式接受治疗的130例患者为观察组。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医院而言:
(1)胸痛中心建设是以整个医院为主体,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建立的诊疗系统,需要由心内科牵头,全院其他各部门、科室以及全体医院职工共同协作建设。胸痛中心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借鉴他院宝贵经验。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一旦确诊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开辟真正为患者提供便利的绿色通道。
(2)根据国家帮扶下乡要求,派送业务骨干到各乡镇定期组织专科业务学习,提高基层人员对胸痛中心建设及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预后的重要性的认识。另外,全州各家医院相关科室人员组建微信群,方便共同学习交流。当就诊医院无法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时,此平台还为胸痛患者联系转院提供便利,达到为患者采取最有利的诊疗方法、赢得救治时间,保证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最终目标。
(3)对120急救中心进行急救培训及演练,120接到呼叫,发现是急性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做心电图,上传微信平台,让医生及时判读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缩短就诊时间,双绕行急诊PCI手术,开通:“先抢救,后收费;先住院,后缴费”的绿色通道。
1.2.2对家庭而言:患者及家属对胸痛相关疾病危险性认识不足,延误救治时间及最佳治疗时机,再灌注时间延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应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急救方法的培训,掌握突发胸痛或心跳呼吸骤停时的应急措施,在短时间内呼叫120,通过及时转运,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1.2.3社区而言:近年来,我国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发生率逐年增高,而大部分公众对急救知识及技能不甚了解,发生SCD时,目击者通常只会拨打120电话[1],因此错过抢救黄金期。在美国,SCD患者年生存率为28.7%,我国仅为1.0%,我国CPR知晓率小于10%[2-4],急救意识薄弱、缺乏预警知识。通过社区义诊、科普知识,提高SCD知识知晓率,普及急救技能,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1.3评价
比较两组胸痛患者诊断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应急急救措施得当,在短时间内转运到相关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提高诊断率,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率。
 
3讨论
据调查证实严重并发症的胸痛患者中大部分是由知识缺乏的延误、诊断的延误、与家属沟通的延误等多个因素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6h死亡率为6%,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每小时上升1% ,所以时间就是生命。漏诊误诊率偏高、诊断耗时长是死亡率高的原因,非必要住院及检查是医疗费用增加的原因。急性胸痛患者应快速排除最危险的疾病,一旦确诊危及生命时,应立即送入绿色通道;留院观察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严禁离院后猝死等事件发生;剔除低危胸痛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避免盲目住院,减低医疗花费。通过三元联动照护模式调动医院、社区医疗机构、急救120和家庭,让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家庭,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急救知识、康复知识及技能指导,提高患者、家属、社区居民们的急救能力及急性胸痛的应急急救措施,同时提供“先抢救,后收费;先住院,后缴费”的绿色通道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5],通过胸痛中心微信平台即时传输院前诊疗数据、动态变化的体征及病历等资料。医生根据上传的资料,指导院前诊断与治疗,快速与家属沟通,及时认可灌注方案,为患者绕行创造条件。调查发现,市民对胸痛知识的认知程度常影响沟通,公众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总之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在胸痛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中发挥重要意义,在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锋,柯俊,钱欣,等.福州市2010年中心城市社区人群的院前急救分析及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9):971-975.
[2]Blewer AL,Ibrahim SA,Leary M,et 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dispar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Am Heart Assoc,2017,6(5):e006124.
[3]Metzger JC,Eastman AL,Pepe PE.Year in review 2010:critical care-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Crit Care,2011,15(6):239.
[4]Girotra S,Chan PS.Trendsi in survival after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J].N Engl J Med,2013,368(7):680-681.
[5]贺行巍,赵虎,丁晨,等.卫星平台在优化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1):2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