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周申康 郭念舟
[导读] 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待和需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教学改革
        周申康 郭念舟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长沙 410116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待和需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对标职业岗位、增加实践课程占比,完善技能考核体系,实现多元化评价和更新教师专业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式,着力解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所存在的课程设置失衡、专业技能实践课时少,评价模式单一、过分注重学业成绩和师资队伍薄弱、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实现以人才产出为导向、校园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当代社会教育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显得尤为紧迫。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这一系列举措将促使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加快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以产出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培养以及职业从业能力的提升,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待和需求。
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失衡,专业技能实践课时少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要求学前教育专实践课程学时要占总学时的50%以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实习。许多中职学校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过分注重舞蹈、绘画和乐理等课程,而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实训的时间过少,只有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参加幼儿园一日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教育实习,实习过程中针对弹、唱、跳、手工等艺术技能的实践较为集中,对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发展心理和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等专业技能的实践机会偏少。这种课程设置难以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没有转变为指导实际操作的“能力”,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下降。
(二)评价模式单一,过分注重学业成绩
        根据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应该对照专业要求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全面的学生评价标准,然而大多数中职院校习惯于教师为评价主体,简单通过中期考察或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忽略了评价主体和过程的多元化。针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一般采用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任课教师评价、实训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很少吸收幼儿园和实习实训企业的参与。这种静态性的结果评价,违背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仅凭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素质的优劣,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职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如果不能够保证评价的时效性、针对性,过分强调阶段性考核的学业分数,就无法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评价的有机结合。
(三)师资队伍薄弱,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教师的质量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甚至是研究生学历,他们在专业方面拥有充足知识储备,但从事儿童保育教育、卫生健康等经验不足,按照教学标准对专业师资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要求不低于30%,许多教师缺乏幼儿卫生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业背景,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主要方式是培训,参加培训的课程通常情况下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国培、省培项目,这些项目的培训时间比较短,内容涉及范围广,专业结合性不够强。尤其是教师入职后,专业发展更偏向提升职称水平,对学历提升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缺乏兴趣,导致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对婴幼儿照护等专业指导能力不强,不能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二、“1+X”证书制度试点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对标职业岗位,加强实践课程占比
        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角度出发,中等职业学校应从侧重于专业教育向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转变。

就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而言,首先应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相关职业技能,明确建议获得的“X”证书范围,再根据建议获得的职业等级证书的鉴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使设置的课程内容与要求能和职业等级证书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对应,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技能。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应开设普通话、幼儿教师口语等课程,将证书考核要求融入到每一次课堂中,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说普通话、用普通话的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毕业前够考取二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掌握幼儿园教师的口语和话术,为其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积累一块敲门砖。
        此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还应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特别是增加幼儿园游戏、各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使学生可以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到幼儿园去践行相应的教学理念或方法策略等,从幼儿最直接和真实的反应里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应将幼儿园一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贯穿于教学安排的全过程,不能再简单的集中在最后一个学期,而是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逐期安排师德体验见习、保育见习、教育见习、游戏见习、保育实习、教育实习等,还可根据某一课程的具体需求,安排课程见习,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二)教育评价多元化,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改变以往学业成绩论英雄的单一教育评价模式,将技能考核从课程考核中分离出来,突出技能考核的强制性和独立性,形成一套专门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可以将职业等级证书的考核形式融入其中,以“技能节”或“技能大赛”的形式来考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教育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如,可采取现场抽题、限时备课、模拟试教的形式来综合考察学生幼儿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能力以及弹唱跳说画等技能的掌握。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也使学生对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为后期资格证考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校外实践基地的幼儿园园长、教师来做“技能节”或“技能大赛”的嘉宾和评委,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角度来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不同角度的建议,实现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符合将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三)更新教师专业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1+X”证书制度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从业经验要求更高,甚至要求教师进行功能转型,除了在传统专业教学基础上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要进行技能培训和鉴定。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学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来更新教师技能。比如,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去行业一线,统筹安排教师脱产参与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进行挂职锻炼,累积实践经验。同时,引入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管理人员进入中职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引进优秀的幼儿园实践管理人才和幼教名师等,弥补校内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学校还可以分批次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考取中、高级保育员和育婴师资格,申报专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考评员,不断推进实施“教师资历+职业等级+鉴定资格”的全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职学校可以制定教师下园区进企业培训制度,明确规定一线专业教学的教师实行周期制轮岗,每年至少安排一学期的的见习跟班培训,并将技能培训结果纳入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择优培养一批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分析研究“1+X”证书制度下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不断发挥“1+X”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还能更好的推进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机制,提升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佳.“1+X”证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
6(67):159-160.
[2]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0):25-28.
[3]母昌柏.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研究[J].科教导刊,2019,(23):5.
[4]李红卫.推进职业学校“双证书”制度实施的辩证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68-71.
[5]郑君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困境与出路个案研究——以F校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作者简介:周申康,性别:男,出生年月日:1992年9月18日,籍贯:山东省泰安市,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研究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