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飞
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初级中学
摘要:对于七年级初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因为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接触的不是太多,所以难免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学习的焦虑。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老师应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尽量的去减少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的消极情绪。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达到真正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目的。本文将谈论七年级学生期初学英语焦虑现象与德育教育实施。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期;焦虑现象;德育教育
正文:我国学生的母语不是英语,初中生的平常生活中是以汉语为主的,所以在七年级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很常见的困难。比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重心只是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培养。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所以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的成果。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英语的基本单词和知识。在上了初中后,要学习的英语知识进一步的加深。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好合适的方式方法,保障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社会,而他们的思想和智力还没有发展成熟,很容易被不好的思想所影响。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积极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英语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式。因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把课本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不仅教师要重视课本,而且不脱离课文,教师要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好。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德育和智育”兼修。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 七年级学生期初学英语产生的焦虑及其原因
2.1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一些学生因为在上小学的时候英语学习就有点困难,所以在上了初中后,发现自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的困难,考试的成绩也在逐渐的下降,学生会越来越害怕自己学不好英语,在英语的学习上也越来越不感兴趣,越来越无助在上课时,会产生紧张甚至厌恶情绪,不会去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焦虑现象十分严重。七年级学生期初学英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记不住单词,弄不懂语法,背会的很容易就会忘记。因为和其他的同学成绩的对比产生差距,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负担,因而对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不感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以及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心理,长期如此,学生会先是讨厌倦怠然后就会放弃,英语学习的状况自然会越来越糟糕,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焦虑也会越来越大。
例如:在学习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会先进行单词的讲解,学生在课后背单词的时候,总是会一遍一遍的读,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进行拼写背诵,但是背的会很慢,而且当前背会后,学生下节课可能还会记得,但是再上一节课就忘的差不多了,这样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学不会知识,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焦虑心理。
2.2 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靠的主要还是死记硬背,背单词的时候总是挨个反复的拼读字母,最后还是前面读了后边就忘了;对英语课文的理解不考虑前后文连贯,只是仅仅的照着书念,不会去用心体会和思考,上课学了的东西,课下不去复习巩固,课后马上又忘了,遇到考试,成绩只能是一塌糊涂,这也进一步促使他们放弃英语学习。
2.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上课时学生缺少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基本能力,上课听讲云里雾里,效果非常差。在写作业的时候,许多差生只能完成较简单的照抄作业,而对于专门的针对性练习,却是无从下手,只好靠抄袭来应对,从而养成了耍小聪明偷懒的习惯。
3 减少七年级学生期初学习英语焦虑现象的德育措施
3.1 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可以因为某些学生英语成绩好就偏爱他们。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优者追求更精,稍劣者则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不断巩固基础,逐步提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作为教师,我们和他们组成一个总体。我们是这个总体的领导者,作为领导者想要推动整体发展既要关注总体中的“长板”,关键还要注重“短板”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无偏私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会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亲近,通过对学生更多的关注可以了解一个学生,一个群体,可以养成良好的班风,可以帮助一个学生甚至一批学生.从而达到深入透彻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减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心里,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2 从学生心理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每个时期都有其自身的矛盾。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心理上是比较敏感的,正因为他们心理十分敏感,所以只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式方法,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初中时期的学生开始慢慢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心理活动变化多端,敏感的心理活动让他们的行为有了变化。这个时期的他们容易产生极端思想,对任何事物都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爱钻牛角尖等等心理毛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全力学习。面对这个时期的他们,我们不能急躁,要以过来人的姿态,以和平的心态跟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跟他们做朋友,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他们的心理矛盾,引导他们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不是其他的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走近学生,可以多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英语的见识,特别要关注那些对英语兴趣比较少的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的原因,给他们讲解英语学习的乐趣,将英语学习的乐趣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建立起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断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老师们可以融入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那么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会贴得更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不会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教师就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减少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心理,这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3.3 寻找学习英语中的一些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也是有一定技巧的。英语单由一个个的英文字母组合而成。英语单词的发音是根据相对应的音标而得出来的。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必要为学生讲解音标的读法和使用方法,学生如果掌握了音标的使用方法,那么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己拼读单词,同时音标的发音大多与英文字母本身相接近,利用音标记忆单词也是很好的方法。想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能读懂英语文章,就必须要求学生对英语词汇十分熟悉。这就和你想要看懂一篇中文的文章,那么你就必须要认识文字是一个道理。英语词汇数量庞大,而且记忆时有一定难度,那么我们就必须教学生巧妙的单词记忆方法。单词的记忆方法有联想法,音标法,反复记忆法等等。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利用情景教学,将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的例子在课堂中再现,这样使英语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学习起来也就相对容易。老师要告诫学生扩大英语阅读量,比如说:听英语歌曲,看一些音译的书本,看英文版本的电影等等。学生对英语接触面不断扩大,那么他们对词汇的积累量也就慢慢提高了。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以此取得高效的教育结果。
4 成果
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上课效率更高了,从对英语课不感兴趣到对课堂充满好奇,从作业拖拉到作业认真对待,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与动力。如一学生自觉计划了下半学期的英语学习计划与期末考试目标。班级有部分学生购买了英语词典,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班级的期中成绩也显示了后进生的分数从平均30分提高到了55分(注:试卷卷面总分为120分),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更强大的英语学习动力。这样的德育渗透下,学生对英语学科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正确的态度,对于七年级新生学习英语学科来说,提升效果明显。
结束语:英语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初中生正处在学校学习的中级阶段,英语学习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为根本,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减少学习的焦虑,教师的课堂设计、讲课方式和教学理念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做一个榜样。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让评价促进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黄海珍.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21)
[2]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任小飞. 中国校外教育. 2010(S2)
[3]初中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周娇容.课程教育研究. 2015(27)
[4]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王薇.校园英语. 2015(29)
[5]英语写作的词汇丰富性发展特征——一项基于自建语料库的纵贯研究[J].朱慧敏,王俊菊.外语界.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