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晶
黑龙江省绥化市新华小学
摘要: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既需要重视课内教学,同时还要重视课外的阅读教育。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当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策略进行了分析,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叙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课内外阅读;
引言:阅读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扩展视野,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升个人修养。由于学生在课内的阅读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够达到教育的标准阅读量,因此就需要进行课外阅读来拓展。在进行课内阅读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自身的学习过程当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整合,综合二者的特点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在课内阅读的效率,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建设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阅读和学习渗透到每个学生的精神当中,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在当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体系当中,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附属品,而是语文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当前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针对课内外阅读方面具有非常多的不足。首先当前的阅读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的手段较为单一。小学生尚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进行思考,不断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但是当前许多教师仍旧没有转变教学的观念,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导致课内外的阅读教学割裂开。其次当前的小学教育不重视课外阅读,并没有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整合起来。小学的语文教材是进行阅读教育技能培训的基础,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导致了很多教师不能够重视对课内阅读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没有为学生推荐良好的读物,最终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教学策略
(一)积极探寻课内外阅读结合点
想要让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积极的进行整合,就需要针对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进行分析,从而在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的同时,让课外阅读发挥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因此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从语文教材出发,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针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在进行语文课堂开展的过程当中提炼教育教学的主旨,并且再围绕该主题查找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的阅读拓展,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司马光》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的历史名人故事,包括孔融让梨和负荆请罪等。教师需要建立起成体系的课外阅读教学系统,以课上的阅读为基础,选择与上课内容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拓展材料给学生阅读,可以选择是同一作者也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作品。
教师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每一周可以安排一节课来专门作为阅读课,并且在每个月都进行好物推荐,让学生能够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2]。
(二)通过趣味引领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开展课上阅读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枯燥的过程所限制,进而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只有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才能够在后续的阅读当中积极的进行拓展学习。同时教师需要建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文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同时还可以通过 让学生进行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演绎故事,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当青蛙跳出井底之后的故事。这样教学就具有了充分的趣味性,教学的氛围也将更加良好。为了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中华传统故事融入到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三)同类题材对比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来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环节。要努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对文章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实际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能力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的进行同类别的文章的对比,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在同样体裁的文章当中的不同表现手法,让课内外的阅读得到充分的整合。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传统童话的引入,来让学生进行不同修辞手法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教学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学生在掌握了这样的阅读技巧之后,也能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自主练习和强化。
(四)传授阅读方法与技巧
对于开展的阅读教育而言,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式,才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阅读的过程当中,享受阅读和思考的乐趣,加深对于文章深处的思考。这对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言,都是能够提升阅读效率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起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方面揉入更多的精力。此外教师还需要教导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够掌握边思考边阅读的来你那个好习惯,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精度和略读两种方法,来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双重联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对于《慈母情深》一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自习阅读对于母亲的描写,并且要积极的联系到实际情况当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分享自身的经历,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阅读学习的成果展示平台,组织丰富的分享活动,让学生能够得到正面的激励,从而更好的养成阅读的习惯[3]。
三、总结:
总而言之,阅读是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的关键。就小学语文阅读而言,需要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充分的融合,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的各项好处。
参考文献:
[1]张弘.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J].冶金管理,2020(15):175-176.
[2]窦菊兰.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400-401.
[3]弋大芳.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0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