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Logit的实验课程线上学习选择行为研究——以《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江红
[导读]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了学生属性、线上教学以及教学平台等相关变量数据,基于二元Logit模型,以《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课程为例,对实验课程线上学习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江红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00)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了学生属性、线上教学以及教学平台等相关变量数据,基于二元Logit模型,以《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课程为例,对实验课程线上学习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绩水平、线上实践知识点演示、课后作业、课后答疑、线上课堂活动等五个因素是影响学生选择行为的显著因素。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订座操作的演示环节、丰富线上课堂活动以及改进课后活动的形式是提升课程线上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线上学习,影响因素,二元Logit,选择行为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1]。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在经历推进、普及阶段后,如何提升质量与效果,是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同时,对于实验课程而言,由于其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等特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与理论课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如何有效的推行实验课程的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内容,而深入了解与分析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线上学习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可有助于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对于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多,而对于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选择行为则研究较少。如,曾丽雯[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韩国珍[3]在对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指出学生对先修课程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对课程的投入度是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朱芬芬[4]等通过研究则发现学习兴趣和动机,模拟训练中扮演的角色是影响高仿真教学效果的因素;黄志敏[5]选择了扎根理论对高校实践教学实施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影响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三个主范畴,分别是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罗鹏等[6]则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经济管理类实验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曹萍萍等[7]从教师教学力、学生学习力以及外界环境影响力三个方面对中职院校的实训类课程网络直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选择二元Logit模型,以我校《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这一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疫情后学生是否还愿意选择线上学习方式以及影响学生选择行为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寻提升实验课程线上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1.《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课程线上教学实施情况
        《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课程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目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民航旅客运输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订座系统的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的了解客票销售中的订座环节。订座系统上机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上机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际订座的操作环境,并熟练应用指令。
        在以往的授课中,《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这门课程采取学生在实验室实际操作订座系统的形式进行学习。新冠疫情期间,由于防控要求以及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倡议的需要,本课程进行了线上教学。本次线上教学的教学主体为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设计了从课前预习、学习教学视频、课上知识点测验、同步课堂总结课程要点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讨论题及课后作业推送,到微信群辅助发送教学资源及回答问题、推送课后作业等完整的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视频中除了录制理论知识点讲解外,也有订座系统演示视频,而同步课堂中也主要为学生直播系统的演示。
2.二元Logit模型及变量界定
         二元Logit模型是离散选择模型,它的理论基础是效用最大化理论,它假设决策者在做决策时会选择可选方案集合中效用最大的选项,模拟决策者在一个决策活动中在几个互斥的选项中所进行选择的过程,并最终选择方案集合中效用最大的方案。
         假设决策者n选择i种决策方案的总效用为Uin,由于决策者不可能获得所有信息,并且其效用难以被完全观测,因此效用也通常被认为一个随机变量,即效用通常由可观测Vin和不可观测εin两部分组成。可观测部分,也称确定性部分,是指通过调查可得到的决策者属性;不可观测部分,也称随机部分,指决策者决策的偏好或心理这类难以通过调查得知的因素。效用的函数表达式为:
          (1)
        Vin的函数形式可表达为:
            (2)
        其中,特定值,决策者第个选择方案下的第个影响因素值。
        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决策者会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个体选择方案的概率表示为:
           (3)
        本文从学生属性、线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平台等多方面切入,界定的模型变量如下表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3.数据收集与模型检验
        为了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影响学生对实验课程线上教学选择行为的因素,对授课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线上调查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115份。运用SPSS运行二元Logit分析,运行结果如表2、表3、表4、表5所示。
        在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中,Sig.小于0.05,说明模型整体有意义。
表2  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

        对所有变量进行回归可以发现,成绩水平、线上实践知识点演示、课后作业、课后答疑、线上课堂活动等五个因素的Sig.值小于0.05,说明这五个因素是影响学生是否选择线上学习的关键因素,将其他因素进行剔除,重新对显著性变量进行二项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二元Logit回归结果

        根据运行结果得出的模型预测准确率如表5所示。当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达到60%时表明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5.2%,说明模型选定的自变量能较好描述学生在线上学习的选择偏好。
表5  模型检验结果

4.结果分析
        根据运行结果可以看到,不同因素对学生的线上学习选择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
        (1)在最初选定的变量中,性别、对新事物的接受意愿、线上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内容、线上学习组织、应急预案、教学平台易于操作、教学平台功能丰富以及本次学习效果等9个因素,对于学生是否再次选择以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没有显著的影响;学生的成绩水平、线上实践知识点演示、课后作业、课后答疑、线上课堂活动等五个因素则是影响学生选择行为的显著因素。
        (2)成绩水平变量B值为负,说明在其他变量一定下,成绩较好的同学会更不情愿选择线上学习的方式,且Exp(B)值为0.346,即成绩较好的同学选择线上学习的概率是成绩较差同学的0.346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实验课程的特殊性,成绩较好同学认为采用操作实际订座系统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这类同学更倾向于选择线下学习。
        (3)线上实践知识点的演示变量B值为负,说明在其他变量一定下,线上演示完成的越好,则学生越愿意选择线上学习。也就是说,如果线上教学能够加大订座流程演示环节的分量,提升演示环节的真实感,就可以提高学生通过线上平台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学习的接受度。
        (4)线上课堂活动变量B值也为负,同样说明在其他变量一定下,线上课堂的活动越丰富,则学生越愿意选择线上学习。那么,在线上平台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5)课后作业及课后答疑两个变量的B值为正,说明在其他变量一定下,课后作业越多、课后答疑越频繁,则学生会越不愿意选择线上学习。在教学中,课后作业与答疑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点,不再有演示环节,而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学习,更注重课堂的演示等可以为他们提供具有现场感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后作业与答疑反而会降低学生选择线上学习的意愿。因此,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安排上,应适当增加视频演示题等题型,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后活动的意愿。
5.结束语
        加大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如何提高实验课程的线上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二元Logit模型对学生实验课程线上学习的选择行为进行研究,探寻影响学生选择行为的关键性因素,从而找到提升本课程线上教学效果的切入点,并提出加强订座操作的演示环节、丰富线上课堂活动以及改进课后活动的形式等建议,从而更好地推进《订座系统上机实践》课程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2018-04-18.
2.曾丽雯.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研究,2020(7):85-91.
3.韩国珍.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峡科学,2020(7):66-70.
4.朱芬芬,闻彩芬,张慧.高仿真教学远期效果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20(15):2740-2742.
5.黄志敏.高校实践教学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2):44-48.
6.罗鹏,谈存峰.经济管理类实验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教育观察,2020,9(1):89-91+114.
7.曹萍萍,余安顺.中职院校实训类课程网络直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1):94-9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