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刘瑭
[导读] 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育基石,对中职生学科知识教育中合理地融入德育教育提出新要求
        刘瑭
        安福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 安福 343200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育基石,对中职生学科知识教育中合理地融入德育教育提出新要求。因此,需要都将之前只注重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体系转变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德育全面渗透的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也由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扩大到所有专业学生必学必考科目,这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就如何在学业水平测试与德育大背景下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1、中职学校教学现状
        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将全面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时,为了应付学业水平测试,很多教师过分重视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讲授,所有专业统一按照考试知识点和技能教授,以四步教学法为主,教学方法相对简一,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相对机械化和单一化,对理论知识内涵的认知与掌握仅停留在表面。
        2、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1)常规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的内容编排上,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常规教学与专业个性化教学相结合。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有其普遍性,有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理论知识和office操作的相关技巧。但这门课还应针对不同专业,在office操作方面有所区分,以适应行业要求。比如会计专业则对Excel中函数的应用有更高的要求,对if、and、countif、rank、日期函数等会计专业日常工作中常用到的函数必须熟练掌握。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一般性知识点的教学外,还要结合专业深入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授好计算机基础,让它不仅仅是一个入门技能,而是变成可以胜任职业要求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2)技能教学与德育人文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的情景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技能教学与德育人文教育相结合。在福州开发区职专段冠军老师的省级公开课上,他以当地的船政文化为切入点,以学生定位为导游,全程由班长主持。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前期前往景点采风并制作介绍ppt,现场各组轮流上台介绍ppt的制作过程、分工、设计理念和应用到的ppt功能。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到课前指导,课上简单导入,中间组织学生和评课老师通过umu平台评选投票最喜欢的作品,再归纳ppt评价要素的重要知识点,最后总结此次ppt制作中各组表现并重点表扬有突出表现或是有自我突破的学生。整堂课完美地融合了当地特色,融入了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将思政教育与技能学习做了有机结合,教学形式新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总导演,在关键点做好引导、衔接和知识点总结,是一堂非常好的德育融入学科课堂示范课。德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需要教师用心策划,学生全力参与。老师用心、用情,引导学生做好正能量的引导,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后,将对整门课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目前计算机教学方法为:(1)四步教学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练习掌握知识点。(2)分层教学法即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其制定不同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3)项目教学法即由项目创意、方案、计划、实施和结束等过程组成。教师将教学知识点设置成项目,学生对项目进行构思,制定、实施方案以完成项目。教师对学生完成方案的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4)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教师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5)线上教学即通过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授课和课后复习。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2020年新冠病毒将人们禁足家中,教育系统要求“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更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线上教学成为软实力。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每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不同章节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而线上教学则可以与前四种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例如课前微课教学与四步法相结合,节约教师课堂讲解的时间,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和创新创造;利用umu平台、学习通等课前做好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调查,为分层教学法做好分组准备,并明确教学重难点和突破点;将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与微课、慕课相结合,更好地翻转课堂,实现任务化和项目化教学目的,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按照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的知识点要求和题型,利用学习通、云墨、umu等平台搭建网络学习和练习数据库,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复习;利用希沃白板软件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活泼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竞技的方式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团队建设
        基于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成绩和全校开课的工作量大的双重压力,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教学任务重,要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各校必须以教研组为团队,分解教材知识点,教师分模块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包括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线下精品课程的建设。邀请德育教研组教师参与指导教学情景设置,将德育内容合情合理地融入到课程教学设计中。征求专业建设负责人的意见,针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有所区分教学重难点。
        4、科学设计教学学案
        在学业水平测试开展之前,不同学校的专业基础课中的教材的选择是各不相同的,全省没有统一的教材以及相关的授课标准,每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也有所区别,在教材中出现了随意选择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也在恶意压缩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为更加有效的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学校在对考试大纲进行认真研究后,选择了更加合适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不将教学用书作为单一的授课教材,通过对考试要求和目标进行研究,结合不同教材的内容,针对性的编写了相关的学案,在学案中不仅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且针对考试大纲的要求,对相关习题进行归纳总结,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5、课程评价反馈
        灵活多元的考核方式是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需尽可能设计全面精准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进行考核,如结合学校网络平台中的平时学习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专业教师的相关内容反馈等进行评价。合理设置分数比例,注重学生纵向发展,以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综合实践素质为目的来设计评价方式。
        6、结束语
        在学业水平测试与德育大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提升教学质量,不仅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探索出线上线下的信息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课中将更多时间转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互学互评,鼓励学生发扬主动性学习和发挥创造性思维。要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建设实用性强的不同专业和有个性化教学侧重点,适应行业要求,细化教学重难点。在德育融入课堂方面用心将思政教育贯彻落实到课程设计中,将立德树人落实到专业课堂,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对爱国情怀、忠孝礼仪等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马亮明.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计算机教学策略.现代职业教育,2019,(19):46-47
        [2]马世骏,李阳倩.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情景式教学改革的讨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2):43-44
        [3]薛清华.中职德育课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学教学参考,2017(69):119
        [4]牛爱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方法.中学教学参考,2017(6):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