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芹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港门小学 海南东方 572600
摘要: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和难题。本文首先概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面临的新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优化改进的方向,其次再结合这个方向要求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核心素养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长远的教学要求,不仅更加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价值,还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应用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学生思想,促进学生积极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的构建。也就是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短期教学目标和长期教学目标,短期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和相关应用技巧,而长期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语文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全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
一、核心素养下需要优化的方向
(一)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高年级语文知识学习的任务较重,面临核心素养要求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不仅仅是要加快课堂节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更多的内容,应用更多样的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实效,相对于“量”,要更注重“质”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理解能力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不需要涉及方方面面[1]。
(二)提升教学深度
教师要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深度,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只有让学生多进行深度思考,才能够让学生发现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强调创新思维能力,还强调了语言交流能力、听说能力、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教师要依据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制定和落实能够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的教学方案。
(四)强化情感教育
想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高年级学生人格的健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通过加强情感教育来实现。只有与他人、与社会建立了情感联系,才能够感知到自身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从而建立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人生目标,并在这个人生目标的指引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通过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内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几次摸底考试和几次课堂交流,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了解和统计,跟班级每个学生制作一张语文基础情况记录表,在听说读写四个大的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设置更加细致的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并对学生整体语文基础进行统计,分别列出80%以上学生薄弱的知识内容、50-80%学生薄弱的知识内容,对于80%以上的学生都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学,50-80%的作为次重点的教学内容。通过前期的了解和统计工作,教师能够对一个班级的个性化教学有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划分出重点教学内容,对于重点内容要在课堂上重点教学,反复巩固强化,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内容则可以在课堂适当讲解,主要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作业布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个性化、差异化的作业。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对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进行重新统计,剔除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学生普遍已经掌握的重点内容,发现新的薄弱部分,调整并重新确定教学重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线上课后答疑、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形式,进一步落实个性化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探究式教学提升教学深度
高年级语文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在一篇简单的课文的基础上去延伸出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将各种知识联系起来,将学会的知识和道理用于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课文《阳光的两种用法》教学为例,这篇课文题材源于生活,文字朴实自然,但是又回味无穷。这篇课文看起来简单,描述了生活平淡的小事,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情感,但是深入学习的话,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深度阅读这篇课文,细细体会其中的独到之处,并基于学生的体会进一步补充和延伸。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多处比喻、拟人手法的应用,这些手法不仅仅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情感。阳光是母亲带给作者的,母亲不仅仅让作者感受到了阳光和爱,还引导作者去观察阳光,观察生活,去体会生活的智慧。即使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创造美好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其他的比喻手法应用较多的文章与这篇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和学习比喻手法的应用。
(三)通过合作式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合作式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高年级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学生共同合作学习来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多方面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能够提升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重,教师除了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活动,还可以将这种合作式教学延伸到课下,如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的语文知识内容,只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则可以不在课堂上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来监督和巩固。如某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但是写作规范性非常差,另一个学生则恰恰相反,阅读理解能力差,但是写作文非常工整规范,教师就可以让这两名同学合作学习,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帮助另一个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规范性强的帮助另一个批改习作中的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应用错误等问题,纠正其写作不规范的问题。
(四)通过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育
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教育,才能够起到好的效果。如《为人民服务》一课的教学,这篇课文具有非常强的爱国主义内核,具有爱国的教育价值,适合作为爱国情感教育的素材。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抒发的情感相对比较陌生,教师可以播放张思德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借助电影画面进入到那个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张思德的伟大事迹,体会张思德精神,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还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想要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主要需要通过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探究式教学提升教学深度、通过合作式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通过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育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于飞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 2018(08):43.
[2] 胡华琴.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有效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 2017(04):18-19.
[3] 张连贞.浅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 2017(23):74.
作者简介:符芹,女,1972年07月,民族:汉,籍贯:海南省东方市人,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