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开展的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刘胜
[导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不断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刘胜
        资阳市安岳县石桥铺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不断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入手,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并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积极参与到这些读写活动中,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但目前,仍然有较多的教师忽视读写结合,淡化读写结合。注重读与写的结合,积极探寻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教学策略,使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是当下每位语文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前言: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只要合理地使用教学方式,就能够帮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模仿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小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一、对小学语文教材合理运用,让以读代写变成现实
        语文学科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培养读写能力,但是不可拔苗助长,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认知、接受水平,有效的、合理的运用教材资源。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大量的阅读原文,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寻找重点句段,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读写活动。
        比如,教师对《秋姑娘的信》原文进行讲解时,可询问学生“是谁将秋姑娘的信收到了?”然后带领学生阅读有关句段。接着,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秋姑娘说话的方式,再次给大自然环境中的小松鼠、青蛙、大雁以及山中居住的孩子等写信,告诉他们他想说的话。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原文并仿照原文撰写属于自己的句段的方式,实现小学语文以读代写的教学目的。通过阅读,语言的美将被学生发现;通过参照美感句子实施仿写创作,又实现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目标。另外,教师应挑选阅读原文中精美的语句,要求学生摘抄、背诵,从而增加学生知识储量。
        在比如,教师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原文中“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等这些精美的句子都可以要求学生主动摘抄、背诵,这样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增加,还为学生未来写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通过阅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想要让学生根据实际的阅读情况和写作要求来进行方法的选择,并利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情感和看法,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究和练习。因此,教师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读写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并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和阅读要求安排主题阅读活动、读后感写作活动、优秀作文征集大赛等,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要求整合和收集素材,参考阅读文章来进行有效的构思和语言组织,按照教师要求来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融入到作文当中,并积极的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阅读心得。
        三、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
        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听从老师的建议去进行读后感写作。读后感是学生在进行文章的阅读之后,对于文章内容或者故事情节有所触动和感悟,并根據自己的感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有文字进行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所读文章的了解,同时能够将自己的语言用文字表述出来,有助于加强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提出相关的建议,引导学生去进行读后感作,要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章的教学工作。例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细节,如“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等写出了孔子拜师的艰辛等。在阅读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互助小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让老子的诲人不倦和孔子的学而不厌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并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书写日记
        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丰富的,写日记也是培养学生写作的方法,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能将生活中的趣事、伤心事以及身边发生的事都可以记录下来,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为语文写作提供素材,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养成优良学习生活习惯的方法。不过,学生可能会将其当作任务,而写出的日记就是记流水账了,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训练。例如在学习《黄山奇松》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当中的关键词汇,比如文中“挺秀”“弯曲”“枝干盘曲”等等都是表现黄山上奇特松树的词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篇课外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去领略当地的名胜古迹以及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魅力,从而通过生活体验、日记记录这种有机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这也是一种十分有帮助作用的读写结合形式。
        结语:为了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读写结合是非常必要的,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有助于更好的写作,而写作也需要阅读作为基础。老师只有引领学生在万卷书屋尽情地畅游,才能实现在笔墨之中辛勤耕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写多读多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桑艳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0(06):203-204.
        [2]于秀芳.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04):141.
        [3]林淑贤.分析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