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余婷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余婷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推进,核心素养教学已经成为现今当之无愧的教学主题,而科学素养也成为新时期人才的必备素质。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展已经不仅仅是把生物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作为基本教学目标,更是承担着健全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职责。是以,高中生物教师有必要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余婷    四川省江油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推进,核心素养教学已经成为现今当之无愧的教学主题,而科学素养也成为新时期人才的必备素质。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展已经不仅仅是把生物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作为基本教学目标,更是承担着健全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职责。是以,高中生物教师有必要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19-0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起到对已知知识和固有技能进行传授的作用了,而要开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既要接受学习,还要懂得研究学习,同时诱导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生物教学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生物知识,还应该领悟到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观点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方法。因此,过去的生物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发展了,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1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
        1.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生物的核心素养就是教师在教学生物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教育。以便在促进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便于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产生联想,并具有理解科学的本质,能够关心并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换言之,就是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课业成绩高低,而素质教育则是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就更为明确,在学生发展和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终身性、更新性和关键性的特点。在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中,要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观、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等。
        1.2生物核心素养的特征
        因为生物的核心素养特征包括综合性、发展性以及终身性的特点。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要生物老师不单单把生物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要把生物跟历史、地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从而帮助高中生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高中生更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应该结合线下最新的科研成果来进行教学,从而打破教学的阶段性局限,致力于培养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公民的视角来进行讲课。我们在设计和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围绕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开,依据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2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2.1实生物基础知识
        学生若想真正掌握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源,必须具有扎实的生物知识与理论作为铺垫。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借助生物课堂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一媒介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总结提炼。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自己作为学习引导者的地位。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其学习生物学科的主观能动性,令其具备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而且高中生物常见考点中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说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是不同的概念,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等等,学生只有做到扎实掌握所有基础知识,才能练就判断正误的火眼金睛。因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将教学侧重点回归本源,带领学生去深入分析探讨生物学科知识点,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再处于被动,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2.2关注生命本源
        高中阶段开设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原因是希望学生认识到生命本源、进而产生珍爱生命的认识,这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贯穿整个高中生物,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时,要将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列入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制订教学计划和方案,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认识生命、感知生命、敬畏生命,进而帮助学生了解生物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时,除却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时,还可以像学生例举大自然中的神奇生物,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受细胞结构在生命延续传承中的重要意义,在思考与探究中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引领他们关注生命本源。
        2.3推进探究式教学
        自新课改提出后,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方面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例如:老师在进行“生物进化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现实最新的案例带入课堂。比较在治理石油污染时是传统的除污方式更好,还是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工程菌的除污方式会更好,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此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带学生去学校内的绿化带,测量细菌的含量与室内细菌含量的不同,从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进化的作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封向环保部门献策的信,向他们建议,应该怎样开展城市污染的治理工作。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够广泛地查阅资料,从而关心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2.4采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其实,每一个学科性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其学习的过程将会更加轻松。因此,在对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时,学生可以通过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来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对有关蛋白质的内容进行学习时,学生可以先以蛋白质作为中心,对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对生命体的重要性以及哪些食物有蛋白质等相关知识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人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符合新时期社会建设的基本需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大力探索核心素养发展途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俊英.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10):80-81.
[2]张雪,申静敏,陈国梁.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79+81.
[3]冉琼.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71-4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