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张能红
[导读] 物理的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究,来比较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与科学家的不同与相似之处,从而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来引发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物理的好方法,教学时怎样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张能红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  湖北  利川  445400
【摘要】物理的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究,来比较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与科学家的不同与相似之处,从而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来引发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物理的好方法,教学时怎样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探索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72-01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去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发展学生参与实验,实现学生能力提升
        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之中,教师受到知识性教学理念的影响,其在教学中进行教学的方式往往是采用演示性实验金进行教学的。教学的形式也是教师边展示边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流程,明确相应知识内容的体现,但由于学生不能亲自到实验之中进行操作,这就使得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在如今下面新课标强调教师要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能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将物理实验室的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室之中通过亲自的操作过程,去体会实验的各个流程,进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来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有效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到物理实验室之中,借助相应器材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探究影响物体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而在其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探究的过程,其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实际的操作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开展探究式实验,实现实验趣味性提升
        在如今,新课标还提出教师要能开展探究式教学,而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教师就需要能结合实际,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有效组成,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能开展探究式实验。而为了实现探究式实验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切实了解探究式实验与传统实验教学中所开展的验证市实验实验的区别。而对于探究式实验和验证式实验来说,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验模式的差别。其虽然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但在探究式实验之中,学生所扮演的是一个求知者的角色,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所为的目的是实现对相应内容的探究掌握。


而验证式实验则不同,在此实验之中,虽然学生也参与了实验,但在实验之前,学生就已经明确了实验的结果,实验的进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知识的有效验证。在此实验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较低。而两种实验相比较而言,探究式实验更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其趣味性也更强。
        例如,在“平抛运动的规律”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对实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室在这一课之中就可以开展探究式实验。在其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实验过程的体验。进而学生就可以通过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安装装置、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进行分析、验证猜想、得出结果的方式进行相应知识的有效探究,达成相应内容的有效掌握。
        三、开放实验室,以实验考核为目标驱动学生课余开展实验。
        高中的每个学期期末,利用晚自习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个人实验考核。考核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学生准备阶段,网上下载考核资料和视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讨论,同时开放实验楼物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第二步,老师准备阶段,统一协调各位老师的工作并制定考核标准;第三步,学生实验考核阶段,每位老师负责6到7个学生的考核;第四步,实验考核总结阶段,统计实验考核结果,对优秀学生班上和学校广播表扬,在宣传栏贴上学生实验考核优秀照片,实验考核暴露出的问题再加以强调和实验教学上的改进,并个别实验暴露问题进行重难点突破。有了实验考核,很多学生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同学们在老师的资料指导下很好的完成了自主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操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四.利用物理实验将物理现象形象生动呈现给学生。
        比如在牛顿第三定律中,“任何状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可以用DIS实验技术,用两个力学传感器同一直线上,用变力拉伸,在加速、匀速、减速情况下通过观察力的传感器的数值,学生通过电脑直观观察到这两个数值是相等的。于是学生很容易就形成结论:任何情况下,无论是恒力还是变力、加速或是减速过程中,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又比如学习楞次定律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实深刻的理解阻碍的物理意义,可以使设计一个实验“两块磁铁同时落地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到两根除材料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的空心铝管和玻璃管,让两块相同的磁铁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让同学猜测两块磁铁同时落地?很多同学认为是同时落地的,于是我们开始实验,让学生听到哪个球先落地的声音。实验现象证明两块磁铁不是同时落地,玻璃管中的磁铁先落地,同学们很震撼也提出了疑问“伽利略不是做过比萨斜塔实验,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后面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下掉的过程是一个电磁感应的过程,有感应电流产生么?感应电流有什么效果?通过实验很多同学恍然大悟,清晰的看到了“阻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学生物理成绩往往相差很大。但是,如果能够采用实验型教学方法,让一些对物理懵懂的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其物理成绩,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即使现在的物理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但主动性还是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教师在这方面也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去动脑、动手进行物理实验,以物理实验来改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不愧为一个良好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桂福,段金梅,霍立林.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2-5
[2]高卫东,田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之我见.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