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刘洋
[导读] 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而准确的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刘洋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     150001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而准确的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从
而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响板,学会并探索其演奏方法,记住其音色特点,为歌曲伴奏。
3、启发学生编创歌词并进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的寻找自己的家。歌曲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着急的样子。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终于回到了家的喜悦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边唱边表演。
2、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创编歌词。
四、教学重点:学会并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小青蛙找家》。
五、教学难点:歌词编创活动。
六、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响板、碰钟。
七、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复习歌曲《动物说话》。师:让我们用正确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可爱的小动物吧。
2、聆听音乐《青蛙音乐会》。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带来一段音乐,你听听里面出现了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3、师:小青蛙在唱歌(在呱呱的叫)和跳舞(在水里游)是什么样的?你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吗?生模仿小青蛙张大嘴巴和水里游的样子。
4、师:让我听听小青蛙在唱歌。一声呱,指导轻声高位置。两声呱,好听,三声呱。
5、分部分聆听,说一说。
师问: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生:声音由弱到强。(动作表现一下)。
(1)跟音乐做工作(2)说声音变化(3)拍手表示,从弱到强。
6、认识响板
师:大家表现的这么棒,有一个朋友也想要加入进来,他是谁呢?你听。(出示响板)
师:大家试一试怎样让响板发出声音?它可以模仿谁的声音?青蛙呱呱叫的声音。
7、师:我们加入动作一起和小青蛙举行一场音乐会吧!
【设计意图:认识响板,探索响板的演奏方式,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声音的强弱。】
二、新课教学
1、导入:观看《小蝌蚪找家》视频动画。


师:快乐的音乐会结束了,可是在池塘里发生了一件小事情?你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说一说,青蛙妈妈生下小宝宝了,青蛙妈妈爱它的宝宝,青蛙妈妈一跳一跳走远了。
师:青蛙妈妈去给小宝宝找吃的去了,小宝宝们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家了!你们想帮助它吗?听一听他是怎么找家的?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和节奏。
生:边跳边叫。
3、再次聆听歌曲,老师范唱,带领同学用动作表现。
4、师:歌词你听记住了吗?我们做个小游戏,接龙说歌词。
【设计意图:师生接龙降低学生学唱难度,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师生评价:歌词什么说的地方不准确?跳跳 呱呱 2遍然后是跳跳跳 呱呱呱最后一句,呱 一声。
5、跟音乐演唱带动作,强调演唱姿势,声音。
6、师弹琴,女生唱一唱,男生唱一唱。生生评价。请学生扮演小青蛙到前面表演。
7、加入打击乐器。唱-演-奏,加入响板和碰钟。
师:你能用小响板来代替小青蛙的叫声吗?
【设计意图: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并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编创歌词。
师:同学们你们很有爱心,帮助了小青蛙找家,你还能帮助别的小动物吗?
生:小花猫(跳跳 喵喵)、小白狗(跑跑 汪汪)、小黄鸭(游游 嘎嘎)。
【设计意图:学生在猜、看、听、想、表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给大家带来的愉悦。】
9、师:同学们你们帮助了这么多的小动物找到家了,想不想知道小青蛙找到妈妈了吗?让我们继续观看影片,好不好?
10、观看视频结束。拍手鼓掌。
三、小结
师:青蛙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下课。
           《小青蛙找家》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说人人都见过,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池塘里发生的一件小事来创设音乐情境,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浓郁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较快掌握歌曲中“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的节奏,我采用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引导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模仿,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这个重点。并为迅速学会歌曲做了铺垫。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我采用师生接龙形式加深对歌曲歌词的记忆,在师生合作中会不自觉地学会歌曲,并引导学生体验并表现声音的强弱,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歌曲教学最后,我设计了创编歌词表演,使学生有参与、表现、创造的机会。通过创编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维,丰富了想象,不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编创能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设计有效问题,孩子们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音乐技能。每个孩子们都是快乐的小天使,只有老师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才能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殿堂里更加快乐的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