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飞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南幼儿园
【摘要】信息化教研是一种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研形式、过程、和结构来提升保教质量的新型教育教学研究模式。它打破了“空间”“时间”“环境”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园园互通”“师师互动”,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同时使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为灵活,也为资源再生再造提供空间与保障。信息化教研促使教研形式、教硏手段、教研过程等教研行为、教研思维的广泛化,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 ,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引领教研工作的深入展开。信息化教研形式更好的弥补了传统教研形式的不足,对教师的不断发展、专业成长起到催化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园本教研;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37-01
一、发展的驱动力
(一)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之需
刘延东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中指出:“教师网联要建立与中小学、幼儿园相互沟通的机制,为园本教研提供快捷便利的培训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的支持。” 信息化教研模式是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解决当前传统教研形式存在的问题、推进教研活动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二)促进幼儿园内涵式发展之需
在幼儿园内涵式发展中,传统的教研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具有针对性等优势,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研形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制约了教研活动的质量、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和推进。而信息化教研中学习时间、空间、自由、开发,主体交互灵活。促进教师个体自主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跨时空的学习,充实教与学理论。
(三)推动园本教研深度开展之需
江南幼儿园开园以来领导在教育科研方面高度重视,并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将信息化教研作为幼儿园核心工作之一,形成了以园长为引领,以教科室为辐射的教研工作机制。依托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积极探索信息化教研新方式,现已实施信息化集体备课、信息化教学研讨、信息化课题研究、信息化培训、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立等。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信息化教研特色。基于信息化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园已成为安康市首批“智慧幼儿园”、省级“STME种子学校”。
二、案例内涵
(一)规范教研制度,提高教研实效性。
信息化教研制度为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制度保证和要求教师自觉参与信息化教研活动,逐步由“行政管理”转向教师的“自我需求”,由“刚性需求”转向教师“自觉行为”的浓厚教研氛围。
(二)立足资源建设,丰富应用平台。
运用QQ、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网盘等手段建立教案学案、教学实录、学习故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信息化资源库,可以随时根据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从新教师→经验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发展。
(三)构建交流平台,促进专业成长
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研究,实现了教学研究即时性。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过程全程录制成视频,教师可一边看教学视频一边进行评课,通过视频播放、回放、暂停,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入活动、开放性提问、有效小结、合作学习等环节,教师、幼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等作为研究的内容,逐一点评与调整。教师也可将自己的教学困惑、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在幼儿园教研群里与大家分享。这样的信息化听评课教研活动,将教学预设目标与教学实践效果紧密联系,将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有机结合,将直观评价与微观诊断有效互补,将评价教学与改进教学和谐联动。这样既让教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又迅速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四)建立专业引领,增强辐射带动
建立专业引领团队,搭建与名园、名师牵手、与乡镇、私立园结对帮扶的三级教研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信息化远程教研,以与优秀教师、名师专家零距离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全方位体悟名师教学中的精彩,领悟名师教学的思想精髓,使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步步实而有力。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名师带动。
(五)利用网络培训,激发学习动机
充分发挥信息化培训优势,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习惯。信息化培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需要集中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只需教师按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也可自行安排学习进度,有效的激发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
三、案例推广价值
(一)信息化教研具有便利性
信息化平台上拥有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不仅有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例、课题研究、科研论文,还有教师在教学过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是教师们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汇集。而信息化教研,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发布及时、传播迅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参与、交流广泛的优势,能及时有效地服务于一线教师,帮助教师答疑解惑。
(二)信息化教研具有共享性
信息化教研,可以把教研活动主题、研讨的内容、研讨过程等通过信息化技术传递给每一位有需求的教师,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行交流。信息化教研促人反思,催人上进。通过信息化教研,教师还可以将自己活动设计、教育案例、以及成果、经验等发贴到论坛上与同行进行讨论、分享,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教研活动能够融会贯通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各环节之中。信息化教研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发展,真实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自主性,创造出园所线上教研文化。
(三)信息化教研具有依托性
信息化教研依托于现代的信息技术,运用网络随时随地可以搜索到网上的各种视频、音频、文本等教研信息,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变得敏捷,使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更加形式多样,教研思路、层次更清晰。
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园的信息化教研就像江南幼儿园本身一样年轻,还需要历练提升,还需专家指导和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今后我园将进一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立更为开放的信息化教研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深度交流与共享;将进一步增强教学和教研管理的执行力,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教研的积极性,以信息化教研带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信息化教研开展推进园所教育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