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 打造书香兰小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曾珍
[导读]

曾珍   湖南省怀化市兰村乡中心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45-01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我校开展国学教育教学工作已两年有余。自开展国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校师生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国学教育,已经成了我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我校校长多次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国学素养培训交流会上发言。2016年秋季,麻阳苗族自治县授予我校为“经典国学教育教学示范学校”。现将我校的国学教育教学理念做如下陈述:
        一、开展国学教育基本做法和长远规划
        (一)、基本做法: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国学氛围
        为了使国学教育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首先从创建人文环境,营造育人氛围入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陶冶情操,让每一堵墙,每一处景,都起到润物无声之作用----表情达意。让学生踏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如“入芝兰之室”潜移默化收到国学经典的熏陶。其次,充分利用“校园之声”,播放悠扬动听的古典乐曲,播放经典国学的诵读,让音乐抚慰疲惫;让国学经典洗涤心灵;让全校师生感悟到经典国学的人文魅力。
        2、坚持不懈 齐心协力 初见成效
        2015年,我校在抓合格学校建设的同时,着手尝试开展国学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教材,怎么办?学校自己购买《弟子规》。全体师生人手一册,作为循环教材。没有专职教师,怎么办?就让语文老师兼职,每天语文课前进行10分钟的《弟子规》诵读教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孩子们逐渐地养成了课前诵读的习惯,有很多孩子会背诵《弟子规》了,既提高了朗读能力,又增加了孩子们的识字量,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们深知要把国学教育教学抓好、抓实,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2016年春季,学校任命一位国学专职老师。全校1—6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由专职教师讲解《弟子规》。让孩子们能用书中的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改掉坏习惯、坏毛病,做一个孝敬父母长辈,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校更是在2017年开始编写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以适应各年级的教学需求,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俗语说“给孩子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为了提高老师的国学素养,学习先进的国学教育教学方法及管理理念。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派遣老师去参观、学习,把自己的所学带回学校,为学校的国学教育教学出谋划策,添砖加瓦。校长曾多次带领本校教师到怀化、长沙等地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及管理经验。也多次派送国学专职教师前往怀化、长沙进行国学知识的培训、学习,每次都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这不但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也让本校的国学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去年6月、9月,麻阳县副县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及全县的中小学教育同仁们,到我校参观、指导国学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一致肯定。家长们对国学教育教学的开展也赞不绝口,都说“孩子们懂事了、懂礼了、孝顺了”!我们走国学之路的脚步更坚定了!
        3、扬己之长,发展特色
        我校是一个乡村小学,在籍学生只有二百余人,教师24位,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只有7人。学校师资匮乏,资金短缺。衡量自身条件,我们要发展,只有走特色教学之路,学校的明天才会更好。
        (1)、着手礼仪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有云“不学礼无以为立,人无理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注重礼仪。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规范的课堂礼仪不仅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从课前、课后的师生问好,坐、立、行的姿态、发言等细微处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还有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外出访客等礼仪的教育衍生。要求家长监督、反馈,形成学校、家庭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2)、注重经典诵读 养成读书习惯
        为推动我校国学教育的发展,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校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8:20),进行全校性的广播跟读《弟子规》。下午(1:35---1:50)进行班级特色诵读经典国学活动。由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诵读时间要求老师到堂辅导,少先队干部及值周领导认真巡视,监督,并做好记录,作为期末平评优评先的依据。每周星期二举行拜孔仪式后,开始五分钟的集体诵读经典国学内容。
        全体学生分段背诵“小学生必背90首古诗”,古诗背诵采用过级的形式。背诵一首古诗记一颗星,五颗星为一个月亮,五个月亮为一个太阳。期末看谁得的太阳最多。就评谁为“背诵小先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各班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一、二、三年级学生诵读《三字经》、《声律启蒙》节选,三年级学生另加《增广贤文》节选的诵读;四、五、六年级学生诵读《增广贤文》《常理举要》《笠翁对韵》节选,六年级学生另诵读《论语》、《少年中国说》节选。这些诵读内容不求背诵、不求理解,只求熟读。主要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喜欢传统文化。使他们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的心里播撒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3)、挖掘教师特长 发展武术教学
        利用我校教师的特长进行武术、手语操等教学。阳光大课间打太极拳、武健身操、五步拳,做《三德歌》手语操,举行拜孔子仪式等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充分展示、发展自己的平台。
        传统文化始终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所见所闻、一言一行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都在潜移默化着,耳濡目染着,日积月累着,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喜欢上传统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因为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利用升旗仪式、大课间等途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国学经典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还利用如重阳节、雷锋纪念日、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传统节日及重大纪念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传统美德,认识国学内涵,传播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努力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六月一日我校开展的“国学经典润童心”庆六一活动得到了教育局领导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二)、长远规划
        1、“御景店同行,与圣贤为友”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
        通过让学生学习经典国学,提高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今后学校要不断加深经典教育内容,使学生不光是诵读,更要是心灵的滋润,个个能学以致用。通过对唐诗、宋词的学习,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传统文化。让经典如良师益友伴随学生童年。
        2、学校为了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塑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围绕“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建厂成长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浓郁的书香气息,让人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得到心灵的洗礼和震撼,同时感受到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我们深知,凝聚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中国人的气息和味道,我们不能丢弃,也丢不得,丢了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后辈。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让民族文化的经典薪火相传。请不要小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可以用北宋学者张载的一句话来评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