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佩宇 朱丽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15002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和“大数据”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大数据”它们每天都会覆盖大量业务,但最重要的不是数据量,而是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可以通过洞察分析“大数据”获得更好的决策和战略性业务变动。以“大数据”为背景将它融入计算机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大数据 计算机 教学
一、大数据下计算机教学的应用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老师利用控制面板讲述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融入了“大数据”的计算机教学更加灵活多样,丰富有趣。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学生极大的提高了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学生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课本知识来进行计算机学习,他们可以通过一些“大数据”来对计算机教学有一种全新的理解,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例如现在一些学习APP的出现,就是利用“大数据”洞察到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开发设计出来相应的业务投入到市场中,老师们在教学中,结合这些包含“大数据”的APP极大的提高了上课效率。例如,传统的上课点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有可能出现冒名顶替的现象,利用“大数据”之后采用二维码或者手势口令签到的方式,一人一台设备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还减少了冒名顶替的现象的出现。此外,老师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授课不仅方便导入大量数据,例如在上课时需要运用人口数据时,就不用再去寻找以往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只需要在大数据里一查询,所需的数据就会呈现,还有助于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减少误差。“大数据”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中,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更极大地提高了上课效率,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大数据”下的多元化计算机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融入“大数据”的教学方式一枝独秀,受到各个学校喜爱,因为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授课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来讲授的,并且老师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掌握“大数据”才会更好地授课,这就让融入“大数据”的课堂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外,在“大数据”下的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有助于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不再局限于“老师教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动有趣的学习课堂。另外,“大数据”教学提供的知识是完整的体系,这不同于传统的上课方式提供的是碎片式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整理再进行记忆,而“大数据”教学大大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大数据”下的计算机教学发展前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数据”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我们不仅仅很快的找的我们所需的东西,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减少失误率。将“大数据”融入教学中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是发展必需。“大数据”与教学的融合不仅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大数据”的应用方式,例如教师必须掌握“大数据”的应用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学习视频或者学习资源传入到相应的学习途径中,在组织学生集中统一学习,这就对教师的“大数据”应用技术有一定要求。此外,“大数据”也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如果一走神,就会错过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导致一节课不会,后面的课就相应学不会的现状。利用“大数据”教学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个弊端,教师将学习资源上传到固定途径中,学生就可以反复观看,然后细细研究。此外,“大数据”结合到考试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试卷,同一套试卷不同顺序确保了考试的真实性,教师在考试之前录入答案,发布试卷,学生进行答题,答题之后成绩、排名、各个学生的成绩分析和答案就会随之而出,这也极大地加大了教师批改试卷的效率。节约下来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分析试卷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总而言之,“大数据”和计算机结合起来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大数据”+计算机教学的新方式有助于培养多元化人才,为社会人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数据”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教学融合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总而言之,“大数据”的产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从“点”到“面”贯穿人们的学习,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大数据”培养现代教育理念,要积极正确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也应该好好利用“大数据”,找出自己薄弱点,获得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成绩。不久的将来“大数据”会真正做到和教学融合,为学生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发展,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型学生。
[参考文献]
[1]隆文超.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学院计算机教学创新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65.
[2]赵智仁.高职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