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作文教学活色生香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唐俊
[导读]

唐俊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2-01

        现在一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乐可言。翻开他们的作文本,同一题材的作文也往往大同小异。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变“苦学”为“乐学”,变“情枯”为“情涌”,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呢?多年的教学摸索中,我发现激情“体验”能让作文教学活色生香。
        一、独特的游戏体验——配备动人心弦的“钥匙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把游戏活动引入作文教学后,发现孩子们写”性大发,不再谈“文”色变了。一天,我要指导学生写一堂难忘的课。课前,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四个大头“三毛”,样子很滑稽:大耳朵、大嘴巴、大眼睛,可是没有鼻子。孩子们个个都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叫起来:老师,你忘了画鼻子了!我笑而不答,学生们就更好奇了,不知我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等到上课,才知道原来今天的作文课是玩“蒙眼画鼻子”的游戏,学生们兴奋得叫了起来。四个组的同学依次蒙眼睛上讲台,给自己那组的大头“三毛”画鼻子,一次选一个优胜同学,结果哪个小组优胜人次多就获胜。粗心的孩子将嘴巴画到了头上、肚子上,有的甚至贴到了大头“三毛”的身体外面,引得下面笑成了一团,教室里的欢笑声一浪高过浪;细心的孩子静心观察,细细寻找解决的办法,一画就中之后引来啧啧的赞叹声……等到游戏结束后,再动笔作文,学生已经情绪高涨,无须多催促和指导了。没过多久,一篇篇充满情趣的作文就新鲜出炉了。
        二、沸腾的生活体验——唤醒永不干涸的“源泉”
        我们校园内有一个桃李园,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每个班都认领了一棵“班级树”,给它取名,精心护养。到了秋天,树树丰收!学校组织大家过了一个脆李采摘节。我想,作文训练就是要巧借平台。围绕此次采摘节,结合生活实践,我进行了精心设计,开设了系列作文训练。采摘节前的作文组织大家讨论,根据平时的生活观察,让学生推荐采摘节怎么装扮班级树,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方案确定后又让学生设计采摘方法、步骤,把采摘方法和步骤简要写下来,制定采摘的安全守则,写出安全公约和宣暂书,让班会讨论通过;设计几项适合在草地上开展的活动,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采摘时的作文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留心脆李的特点,关注采摘过程中发生的趣间铁事:采摘后的作文可描写心情,可写采摘时某人的表现,采摘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脆李采摘节的黑板报,为采摘时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等等。学生们兴致勃勃,下笔成文如行云流水。
        小学作文教学,应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尽量让学生挖据写作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使其激发到欲吐为快”的程度。


沸腾的生活体验,为作文教学唤醒了永不干涸的“源泉”。
        三、厚实的文本体验——挖掘深不可测的“宝藏”
        小学语文教材,是非常优美动人的,它是盛开情感之花的御花园,是蓄满创作之火的天鹅湖。厚实的文本体验,能为作文教学挖掘出深不可测的“宝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久读成诵,能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到“厚积而薄发”的高度。 在指导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同学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因为对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或对习作不感兴趣,未能调动起潜在意识所以遇到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写,或不知怎样开头蒋笔。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记忆中的兴奋点。初学写作,往往从模仿入手,就像学画画,总是先临摹然后写生最后进入创作。从模仿到创作,这是学习写作的必然过程。而这一过程,对文本的体验,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
        文本里蕴藏着习作教学中所需的许多“珍宝”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结构,例如学完《颐和园》后可引导学生移步换景抓住特点有序描写校园、家庭、景点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现手法,如学《落花生》后可引导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语言色彩,如学完丰子恺的《白鹅》后可引导学生运用反语,以诙谐的笔调写宠物,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如学《黄山奇石》后可引导学生写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观。
        四、独特的角色体验——感受活色生香的舞台
        音乐家通过千曲百调,来表达人间的万千思绪,靠的仅是“1、3、4、5、6、7”七音阶,多么神奇美妙;美术家,通过万紫千红来描绘五光十色的宇宙世界,用的仅是“红、黄、蓝”三元色,多么魅力无穷!作文教学中,什么才是能让学生文思如潮,妙笔生花的“七音阶”和“三元色”呢?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和探究的我发现:是独特的角色体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有次写《我敬佩的一个人》,习作前,我为学生设计了独特的角色定位:生活中值得敬佩的人应该是有很多的,他们虽然普通,但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歌颂的。我们将举办一个以“为普通人歌唱”为主题的活动,届时将办专栏介绍普通人的事迹,张贴他们的照片,每个人都是记者,去采访我们身边值得敬佩的人。摇身一变成为记者的角色体验深深吸引了学生们,他们活跃在各种不同人物的身边,采访,拍照,写稿,如期完成任务,而且很多同学写得情真意切,真实感人作文评改课上,化身为“啄木鸟”医生的学生开始用心修改、点评起同学的作文。在趣味横生的各种角色体验中,学生的习作热情空前高涨,习作能力突飞猛进,让人不得不感叹角色体验的舞台确实魅力非凡。
        激情体验让作文教学活色生香。离开了激情的体验,写人,人会成了没有气息的木偶;写事,事会成了虚幻的光圈;写景,景会成了燃过的,干巴巴的火柴棒……只有激情的体验后,学生习作才能开阔思路,掘出素材的矿井,才能入木三分,进入生活的微观世界,才能鲜明逼真,显露事物的本质,才能深思细察,练就一颗精巧纤细的心灵,才能精雕细刻,锤炼出一支探幽索微的秀笔。习作教学的路途中,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去体验充满笑与泪,是与非的生活,体验充满美与丑、黑与白的文本、体验充满真与假、乐与悲的角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