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贾志荣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语文一直贯穿教育的始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早已不仅局限在课本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理解能力的提高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还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社会,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加以探讨。

贾志荣   青川县建峰乡中心小学校  62816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语文一直贯穿教育的始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早已不仅局限在课本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理解能力的提高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还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社会,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加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3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阅读能力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练就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熟练的语感和专业的语文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难题。本文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加以探讨。
        一、创造条件,以兴趣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爱上阅读
        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产生对阅读浓厚的兴趣,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相对较小,各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看待事物并不成熟,另外注意力长时间不能集中也是阅读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
        例如,讲解“赤壁之战”片段时,可以首先通过视频播放使学生融入角色之中,在演到筹足十万支箭时向学生展开提问,询问学生作为当事人会如何进行筹集,然后揭晓书中的答案,通过顺势的引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阅读。长期如此,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还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播放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片段,学生在观看影片片段时的注意力很集中。随后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生们无不欢呼雀跃,对文章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阅读兴趣,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高,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很高涨,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扎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以环境作为引导,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吸引他们进行阅读,创设情境同样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在创设情境之前,首先要注重环境的烘托,使学生明白大家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广泛收集一些阅读材料,如报刊、小学生读物等,引导学生进行集体阅读,共同营造一种阅读的欢快氛围。在阅读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看法,进行师生之间的大讨论。


有了良好环境的熏陶之后,教师就要努力地创设阅读的情境,首先可以结合阅读的文章,充分调动学生每一个感觉器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感受阅读的奥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关于这种方法,文章主要通过以下案例进行阐述:教学《长城》一文时,教师可以首先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故事,增强学生对万里长城的直观感受,然后向学生介绍关于长城的故事,引出文本内容,帮助学生体会长城之伟大,体会阅读的内涵与乐趣。
        三、培养习惯,以纠正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有了兴趣的引导之后,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同样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应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使学生自己感受阅读的魅力。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注重不同的阅读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注意过渡句的衔接,还要告诫学生注意积累,养成摘抄优美段落,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练就正确的读书方法,能够揣摩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感受文学的独特内涵。例如,讲“武松打虎”的片段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体现武松勇敢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词语对武松形态的描绘,把握段落的结构,利用这种找关键词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拓展阅读,以生活作为引导,延伸阅读广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有课本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延伸。如果只局限在课内阅读,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失去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才可以更好地提高阅读的能力,感受阅读的乐趣。例如,“武松打虎”片段讲解完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达到加深书本知识印象的效果。另外,在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上,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刊物进行扩展。例如,让学生搜集有关亲情、友情的文章进行阅读,既贴近生活,又可以教育学生珍惜情谊,更好地面对生活。当然,在扩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的转化,减少过多的家庭作业,将其在阅读中进行体现,共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校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材的情境设置与课外延展书籍相互结合,逐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加强家校的合作,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阅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师生共同的合作与努力,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召旭.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4).
[2]邓雯.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教育教学论坛,2015,(47).
[B]刘晓波.浅谈对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小作家选刊,2015(24).
[4]苏健.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上旬刊),2014,,(1).
[5]扎西卓嘎.浅谈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
[6]仁青拉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读写算(教研版),2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