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吴素英
[导读] 小学是孩子们学习起步的重要阶段,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新课改对基础教育的素质化,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使孩子们对数学有一个具象的认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抵消孩子们对于数学的畏难情绪。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的生活情境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素英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是孩子们学习起步的重要阶段,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新课改对基础教育的素质化,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使孩子们对数学有一个具象的认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抵消孩子们对于数学的畏难情绪。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的生活情境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程课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02-01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其不足之处,它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从而导致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低下。其实不然,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来源,数学知识也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小学教学中将其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结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更是要从生活化进行入手,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运用,教师要让学生们可以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分析,在学习中可以从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去分析、去联系。学生们和教师在学习中要从基本的兴趣出发,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中进行分析,这样会让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教师要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可以发现数学中的魅力,在学习中可以从基本的兴趣出发,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二)增强学生在数学实践应用中的能力
        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可以增长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学习中通过带领着学生可以让大家在学习中有自己的体会,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思考和运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理论和实际的经验进行相结合,这样大家可以在学习中能够增強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大家在学习中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数学教学生活化内容
        教师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们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所遇见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水平,当前的数学小学生活化教学,必须要加强构建水平,让学生们从教学内容当中感受到生活化,而不是从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方面入手,教师们在开展教学阶段,应该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化有效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们感受到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让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们记忆深刻的事情一定是直观化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们在加深对于知识记忆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们在生活当中使用数学视角观察问题,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二)善于开发和利用生活素材
        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生活事例可能是部分学生未经历、未了解到的,如果生硬将其插入到数学教学中,并不能使学生透过这些生活事例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无法实现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对教材中的生活事例、素材加以增减,善于挖掘和整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要善于在掌握学生兴趣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生活素材加以挖掘和利用,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真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三)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生活化需要借助教学情境的创建, 教师针对教学情境的创建要符合生活实际,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情境要满足教学需要,要注重发挥不同教学资源的作用,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而小学数学渗透生活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生活教育将数学问题结合了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易于理解,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可以让小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们会主动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因此得以提升。小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并且对于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许多事物会表现出有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数学生活化需要借助情境的创建, 教师针对教学情境的创建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将生活与教学加以融合,提升教学的效果。
        (四)增加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数学与实践相互结合。比如在给学生讲授概率问题时,老师可以使用硬币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两两成组玩掷硬币的游戏,即让学生猜测硬币的正反面,同时统计正反面的次数,从而计算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奥妙,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爱上数学,学会数学的学习,更学会数学的应用。
        (五)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延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内容来完成作业。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作业布置模式,合理为学生布置一些实际生活类的任务,改变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切实提高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们全面能力,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全面能力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8.
[2]杨同敬.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9.
[3]陈再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N].贵州民族报,2020-09- 01(A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