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胡琴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对于初中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初中各个学科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初中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如此,但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更阻碍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胡琴    犍为县罗城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对于初中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初中各个学科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初中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如此,但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更阻碍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3-01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够科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初中數学教师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分配过于随意,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分配,这种分组模式没有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因过于主观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其学习成绩优异的小组具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小组则缺乏表现机会,导致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合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其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通常过于片面,进而导致其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中通常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放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间讨论,而有深度、有思考性的问题则被忽略,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缺乏活动参与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进而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思考、讨论问题,进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真正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性,科学分配合作学习小组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因家庭环境、成长因素、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不同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遵循互补的原则,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比如,可以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将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分配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以此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思考。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一内容进行讨论,并且设计一些相似的例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和自主思考中得出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进而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以此更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认真倾听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内容,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以此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这章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列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理解、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此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本文首先从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够科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合理、学生缺乏活动参与积极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性、科学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几方面提出了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贯琦睁,和锡超.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119.
[2]朱成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48.
[3]袁静雅.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25.
[4]李续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