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陈楏苘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方法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定制符合学生认知的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学习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更好地构建语文教学课堂。

陈楏苘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柏山小学  贵州  毕节  551717)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方法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定制符合学生认知的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学习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更好地构建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4-01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求各学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利用微课的阅读教学意义
        微课是线上教学的一种体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图片、视频等动态化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将信息化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巧用微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减轻了一部分教师的压力,让教师可以更好地管控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对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创新,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起学生想要去阅读的好奇心和想要搜集资料的探索心,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可谓一举两得。
        二、基于微课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促进实现优质阅读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对于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事物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对那部分超出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析、生动呈现,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实现优质阅读。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山行》一诗的教学中,诗句中“斜”“坐”的发音、意义都与现代意义有明显的不同,这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在微课设计中体现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一是要求学生从网络上搜索本诗的朗诵视频,还有诗中所描写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图片,使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顺利理解全诗内容;二是要求学生借助课件进行跟读,在清雅优美的古琴曲声中,学生边聆听边朗读,深刻体会全诗所描绘的如诗美景及蕴含的情绪基调;三是要求学生背诵全诗。


基于这种反复的诵读,学生便能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课堂阅读教学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课后展示,消化巩固重难点
        语文阅读教学从不是只在课堂上进行的,课上课下都是一样重要。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由于教师不再是课后传授知识的主要力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制作简短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将课上的重难点或易错点用微课的形式展示,这样学生既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又可以有效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馆》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阅读知识之后,可以将课堂上遇到的学生没有消化的重难点知识重新录制为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去揣摩和思考重点语句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更好地去消化这些阅读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受故宫博物馆的魅力,体会古代人民的巧夺天工,感受当时的时代气息,还可以掌握相应的写作手法。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为教师开展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帮助。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教师要积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一隅,而是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空间,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任课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活跃。在初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潜能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端午的鸭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采访家庭成员、朋友或社区居民等——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有没有哪些美食值得怀念?这种美食对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呢?教师通过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实践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他们从教师单调的教材讲解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进入一种更生动、更加立体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对拓展其思维空间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将微课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语文课本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加强了学生的专注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因此,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在新时代课程改革下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多利用微课,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为学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从而更好地完成既定的小学阅读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2]柳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金桂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新模式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