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宋猛
[导读]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对于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这导致许多学生往往对其望而却步或浅尝辄止,严重阻碍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当务之急,教师理应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思想,从而更有效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宋猛    广元市朝天区羊木初级中学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对于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这导致许多学生往往对其望而却步或浅尝辄止,严重阻碍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当务之急,教师理应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思想,从而更有效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8-01

        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都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不单单是对学生常识记忆和精准计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在思想上有新的提升,使学生通过这门学科能够提高综合能力。相比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基础运算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钻研探索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要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兼顾数学思想的渗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规律,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和熟练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渗透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由来已久,大多数数学概念和原理公式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推算总结出来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进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历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的讲解,一方面能够凸显数学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趣味性的历史故事了解古人的智慧,这不仅能够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古代商高发现勾股定理时的趣味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体会数学定理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化归思想
        初中阶段各类数学知识构成学生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将知识系统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渗透化归思想,帮助学生将复杂知识简单化,训练学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增强学生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此外,对学生进行化归思想引导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对困难问题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求解二次方程”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这也是化归思想应用的最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后,引导学生将二元一次方程先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求解,要让学生认识到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未知变量,这时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消元”的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这种将陌生的知识转换为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能够高效便捷地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诸如此类的思想引导,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学习方法后才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层次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思想
        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影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实施层次教学的重要依据。而进行层次教学的必要前提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将学生分为认知、理解、应用等不同的类型。这样才能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思想渗透和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能够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思想教育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将学生的认知需要和个性特点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和方法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难度不一、极具趣味性的课堂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此来保证不同水平学生都有学习收获。
        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数学思想渗透
        情景教学现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并且对于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来说,构建合理的问题情景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具体化、明了化。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引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延展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来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渗透,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转化。
        五、注重类比归纳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类比归纳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类似或同等概念原理的数学知识放在一起讲解和学习。通过一种理论知识的推导和求证过程来与另一种新的知识进行比对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类比思想的渗透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伊始先向学生详细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尤其是一次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概念以后,再引入正比例函数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运用同样解题思维对比正比例函数图像以及表达式中k的相关几何意义进行自主归纳,这时学生便能够根据已知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推导出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的整个知识体系都有熟悉的掌控,才能通过变换组合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将一些好的教学思想与具体教学方法相融合,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下,以先进教学思想作为引导,是学生热爱数学且能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实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探析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陈燕琳.《科普童话》,2020年.
[2]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叶和兴.《魅力中国》,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