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罗媛媛
[导读] 物理竞赛是高中物理优秀学生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学生通过竞赛可以展现自身的实力,提高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竞赛获奖者可以参加各个高校的强基计划,同等的成绩有望进入更好的大学。

罗媛媛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  河北  沧州  061000
【摘要】物理竞赛是高中物理优秀学生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学生通过竞赛可以展现自身的实力,提高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竞赛获奖者可以参加各个高校的强基计划,同等的成绩有望进入更好的大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竞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9-01

        一、选拔参加物理竞赛学生的标准
        第一,选拔学生最基础的标准是对物理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只有具备这样特质的学生才能在从高一到高二难度较大的竞赛培训中坚持到最后。竞赛的内容相比与高中内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像普高知识的学习那样有教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如果学生对物理学科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执着的追求是不可能的。
        第二,学生的智力水平也比较重要,适合物理竞赛的学生应该是思维比较灵活,反应快速的学生。应具有将物理知识迅速转化、迁移的能力。智力水平不足,就算学生有再大的兴趣也很难有较为出色的成绩。智力水平不应该仅用普通高考内容来衡量,有不少学生高考水平很高,但是竞赛能力却不足,此类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引导。
        第三,学生的情商和智力同等重要,并不是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就一定是好的竞赛苗子。只有情商比较高的学生,才能面对困难坚持到底,才能树立面对外界诱惑不动摇学习的信心。智力加坚持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所谓情商主要是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方面的能力,学生具有较高的情商可以自我管理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通过学习中的成功自我鼓励完成后续的学习。
        最后,参与竞赛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数学能力,尤其是复杂方程的求解、大量计算过程中的正确率都要保证。同时也要具备物理模型转换到数学模型的能力,转换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竞赛水平。
        二、竞赛指导教师的要求
        (一)个人教学能力要求
        1.个人教学素质要强
        物理竞赛指导教师本身应该具备较高的教学素质,如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解题能力都应该较强。在熟悉高中物理教学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物理竞赛的知识体系以及解题方法。作为指导教师应该熟悉学生思维的特点,掌握学生竞赛学习中的难点,适时提供合适的指导,引导学生的物理思维,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学会物理竞赛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过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物理素养,拓展分析物理问题的视角。
        2.要熟悉竞赛大纲及高中、大学教材
        竞赛中涉及的知识,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是高中和大学知识的结合点,高中教学中不能讲到位,而大学知识体系中又没有讲。所以作为竞赛教师首先要熟悉竞赛大纲,并且将竞赛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做比较,找出在日常物理教学中需要补充的内容和方法。能够以高中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另外同时也要具备适当的数学学科知识,如微积分、极限等知识,否则处理和讲解竞赛问题就比较困难。



        (二)个人影响力、教育能力及管理能力
        首先,作为物理竞赛教师还要有足够强的个人影响力,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参加物理竞赛的影响力也是非同一般。其次,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通过交流,鼓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管理学生和管理辅导过程。一般学校会进行多门学科竞赛辅导,如何既保证辅导的质量又不冲突是非常考验教师的管理能力。
        (三)发挥集体的力量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而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弥补个人辅导过程中的精力和知识的不足。在竞赛辅导中将内容合理分块,安排熟悉该领域的教师负责,分工协作,可以发挥集体的优势,提高辅导效率。
        三、培训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竞赛培训教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应该选择难度适当的教材,作为入门教材。不宜直接选择大学教材作为培训用教程,因为大学教材针对的是完成高中教育的大学生,其编制的体例和思路并不适合高中生。可以选择一些高中教师编制的教材作为入门教材,如范小辉《新编高中物理奥赛教程》以及配套题典,既有一定的深度,同时也兼顾了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自编讲义,讲义的内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通过研究历年竞赛试题,选择性讲解代表性试题。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竞赛题出题的思路和学会解题常见思路。二是通过教师阅读其他的竞赛书籍,精心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应变能力。
        四、竞赛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备课要充分
        在备课中,要将物理知识活化,不要变成“原理讲解+习题”这类枯燥的课程。教师通过备课将物理知识内容同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一方面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中发现和物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或者解释实际问题。比如,光学部分中的人眼近点、远点与透镜知识点的教学,就可以同平时生活中眼镜度数的确定相联系。实际上,大多数的物理竞赛试题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和科研,通过平时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能力的锻炼,必将增强学生的物理竞赛水平。
        (二)题目讲解要找共性,一题多解,多类比和归纳
        竞赛试题训练的目的要明确,不仅是解题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一题多解,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教师对于题目的钻研精神也会直接带动学生对于问题的钻研。实际上,竞赛问题可以多个思路来求解,教师给出不同的解答过程,也是给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比如光学中很多题目可以直接用折射定律求解,也可以用球面成像或者曲面折射成像公式。多一种方法,就多一份思考,才会带来多一份收获。
        (三)竞赛实验辅导
        在高中物理竞赛中,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竞赛实验能力首先从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建议采用的做法是:强化高中课本实验,辅导大学基础物理实验。高中的必做和选做物理实验让学生人人过关,做到实验原理、操作、数据处理都精确熟练。在高中实验熟练的基础上,再补充大学基础实验的训练。一般可以依靠周边的大学物理实验室或者本校组建竞赛实验培训基地,在指导教师熟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如果学生有进一步提升的需求,还可以进行物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宏.谈高中物理竞赛指导[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3):46-48
[2]陈麒天.浅谈中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对学习及人生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75-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