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陈克惠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开展师生间的互动,有效利用互动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互动教学离不开的两个因素是“老师”和“学生”。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情感因素必不可少。老师要积极引导,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和老师进行互动。

陈克惠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昌第一小学  325024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开展师生间的互动,有效利用互动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互动教学离不开的两个因素是“老师”和“学生”。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情感因素必不可少。老师要积极引导,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和老师进行互动。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54-01

        下面结合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阐述几点如何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
        一、老师的引导与表现对师生互动有重要影响
        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会常常模仿老师的言谈举止。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影响到小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对音乐和语言天生充满好奇,老师要学会通过富有童真的语言来影响学生们,用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打动学生。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环节过渡时的语言设计,让课堂节奏更紧密恰当的连接起来。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多多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歌曲,老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好奇的童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小学生听完故事以后,就很容易启发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老师通过精心的安排一些故事中的问题,与学生积极互动,就会得到不错的课堂效果,而且小学生也可以透过故事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老师和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与表现对于摄生互动有很重要的影响。老师如果足够尊重学生,就很容易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比较好动、好玩、好奇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比较欢快的歌曲,让小学生想要学习或者去听,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就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比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这节课时,老师不要局限于音乐课本知识,而是在讲解了基础知识后,可以问问学生在自己家里父母都会有哪些劳动内容,让学生回答,自己都做过哪些劳动,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的尊重学生,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可老师所教的内容,而不是让学生嘴上说好,心理却不认可的一种行为。
        二、老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点,老师要充分的重视起来。老师的“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愿意互动,才能让师生互动更有效。小学音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没有太大的学习难度。老师要合理运用课堂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从思想上动起来。比如,在学习《放牛歌》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内容更生动形象。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更加有好感,觉得老师有亲和力,学生就会更愿意和老师有互动交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一个美好欢乐的音乐世界。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轻松的熟悉歌词,学生也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在音乐中的体验和情感表达,帮助小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可以层层递进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从而让小学生喜欢上音乐喜欢唱歌,稳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小燕子》一课中,老师可以引领学生积极地舞动起来,学生通过一些舞蹈动作展现A段的优美抒情,感受B段的活泼热情,用心的去歌唱。本课的重点是让他们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型,在歌唱中让学生学会不同的两段音乐的演唱风格。在引入新课时,老师可以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小燕子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模仿燕子飞的动作飞一飞;让学生变动边跟着音频去哼一哼歌曲的旋律;在让学生学习唱一唱两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
        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不同的教学互动
        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能力和兴趣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就有很好的天赋,有的学生就会五音不全等等。老师对待学生一定要平等,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爱他们的,都是一样的爱。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不同的教学互动,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老师对他们的爱护和尊重。老师要有意识的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关注到小学生的内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教学一些乐理知识或者新歌时,老师可以不直接给学生们某个结论,而是让学生透过宽松的教学氛围在音乐中实践,可以师生,生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音乐老师和音乐都是他们的好朋友。作为朋友,可以让平时不喜欢开口的学生也愿意起劲的唱歌。
        老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就可以给学生们带来有效互动的动力。比如,在学习《过新年》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彩色气球、拉花等,设计一个过新年的模样,老师可以穿上过年时比较喜庆的红色衣服,带领学生唱歌感受新年气氛,还可以扭扭秧歌、敲敲鼓等,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从而更熟练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学生学的开心,老师也教的轻松。又比如在学习《假如幸福的话拍怕手吧》,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拍手游戏,有一个简单的音乐节奏,先让学生进行两两合作,提高同学们的节奏感,或者可以分小组练习拍手游戏。或者在拍手游戏中增加PK环节,学生在游戏和比赛的快乐氛围中,有效的进行了互动。然后再来学习歌曲,既可以掌握好节奏,还可以与歌曲引起强烈的共鸣,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即使音乐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可以充分的参与到歌曲演唱中,明白基本的节奏节拍,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备受重视。小学音乐也成为不可缺少的学习科目,为了小学生更长远的全面发展,老师要注重积极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让音乐和音乐老师都成为学生们的朋友,让学生既可以掌握音乐知识,还可以收获到快乐,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钊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J].师道:教研,2016(9).
[2]杨慧.新课程概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有效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1]韩笑.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