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院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土地整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运用工程建设措施,对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综合体实行整治,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实施深度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广义的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本文通过对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引导实际项目的高质量实施。
关键词:土地整治;存在问题;整治对策
引言
土地整治项目是在一定区域内,综合运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的投入,通过独立的业务单位组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以达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目标的过程,是落实《土地管理法》,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执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抓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1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概述
现行的土地整治项目大体可分为基于目标导向的土地整治项目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治项目。基于目标导向的土地整治项目是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农用地质量、提高建设用地集约水平,通过设定整治目标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类型包括针对农用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般农用地整理项目,针对建设用地的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针对未利用地的土地开发项目等。基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治项目是为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地污染、水污染、土地损毁等,恢复土地利用的功能而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主要整治类型包括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水污染治理项目、矿山环境治理项目、自然灾害损毁土地整治项目等。
2当前土地整治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2.1项目实施随意,不符合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工作有着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想达到土地整治的目的,就要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
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地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时,没有参考当地编制的土地整治规划,未能全面、深入分析规划执行的可行性,只是迫切地落项目,对项目区土地状况考虑欠缺。这极大影响了土地整治项目的工作实施,使其作用难以实现。对土地整治项目规范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还不够完善,土地整治项目的效果将打折扣。
2.2项目实施各自为阵,忽视综合生态效益
不同政府部门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各有工程侧重,扶贫办实施项目目的是扶贫惠农,水利部门主要修建水利工程措施,农业部门项目重点在农业景观,自然资源部门整治项目注重新增耕地面积。各部门在不重叠的区域内单独实施各自的项目,以致项目功能单一,综合效果不明显。部分项目在同一区域之内由各部门实施各自的工程,导致协调复杂化,给项目的报备造成一定的困难,在综合生态工程措施上实施的比较少,项目的整体生态效益并未体现。
2.3项目变更随意,不符合程序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管,施工方随意施工等原因经常出现设计变更的问题,而且这些变更比较随意,并不严格按照变更流程进行。
按照规定,土地整治项目如果要进行设计变更,必须要向管理部门进行上报,获得批准后才能够进行项目设计变更。但是部分地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在对设计进行变更的时候并未进行上报获得批准,而是在施工过程中直接进行了变更,导致项目后期出现了很多问题。部分土地整治项目在需要设计变更的时候虽然进行了上报,但是在变更批准之前就开始了变更施工,这也是违反了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变更规范的。违规变更不仅使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影响,甚至会出现预算超支,同时也会使项目图纸和实际不一致,在审计中出现问题。
2.4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
项目实施完成后,一些地区由于后期管护的主体不明,责任意识不清,管护制度不完善和缺少管护资金等原因,后期的管护工作不到位,使得项目的基础设施得不到维护,陷入“公地悲剧”的现状。有些平整后的田块撂荒无人耕种,有些排水边沟被杂草填满,有些护路林因缺水而枯死,后期的其他项目在选址时甚至看不出该片区域已实施过项目,造成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极其低下。
3土地整治项目的改进对策探讨
3.1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在专项规划中加入土地生态规划
对土地整治工作来讲,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是指导性文件。因此,要想土地整治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最大化,应当严格遵循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利用对土地整治项目分区的切实研究,落实土地整治项目,科学、合理地编写专项规划,充分发挥土地整治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调控能力。为尽可能改善并解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必须要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中纳入土地生态规划,在编写规划时,必须对土地生态规划展开分析,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依据,明确土地实际利用情况,进而正确把握土地整治方向。
3.2部门间加强协商,项目综合生态工程措施
在遵循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时,各部门应就项目落地进行协商,综合各部门的项目特点,实行综合的土地整治项目。且随着土地科技的发展,土地整治项目中广泛使用生态工程措施得到保障,使项目在立项、设计上增加生态工程具有可能性。生态工程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气候、降雨、光照等因素,更要考虑与项目区内和周边原有植物的和谐共生,充分发挥生态工程的作用。
3.3深入群众,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减少变更
项目实施前需要在项目区广泛宣传土地整治相关政策,并就项目内容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通过现场随机征询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广泛听取意见,让农民参与到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工作中,使项目设计方案更符合实际,保证方案设计的更科学合理,减少变更需求。项目监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全程监督管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聘请农户担任质量监督员和调解员,规范项目实施或变更程序。
3.4明确管护主体及责任,落实管护经费
明确管护主体,本着“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工程竣工验收达标后,交由项目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组成管护小组统一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制定目标责任书,明确专人管理和维护,对已交付使用的工程基础设施合理管护;保障管护资金,可广开渠道,多措并举自筹资金解决其受益工程的管护,也可以由项目所在地政府从有关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后期管护经费,或在项目结余资金中支取部分资金用作管护经费。使得后期管护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将项目效益延长发挥。
结束语
土地整治项目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地整治地区的用地合理性以及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率,但是其开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不断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探索、总结,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真正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成为惠民、为民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崔琳品.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31(04):201-202.
[2]戴金焕.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47.
[3]刘彦忠.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9(06):72-73.
[4]徐强.我国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5):22-23.
[5]王沁霞.浅谈审计实践中发现的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国土资源,2018(05):90-91.